Arm推出Arm®v9架构 面向人工智能、安全和专用计算的未来

责任编辑:王禹蓉 2021.03.31 15:14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2021年3月31日,Arm今日宣布推出Arm®v9架构,以满足全球对功能日益强大的安全、人工智能(AI)和无处不在的专用处理的需求。Armv9立足于Armv8的成功基础,是这十年来最新的Arm架构。Armv8正在当今需要计算的领域中驱动最佳的每瓦性能表现。

Arm首席执行官Simon Segars表示,“在展望由AI定义的未来时,我们必须夯实先进的计算基础,以应对未来的独特挑战。Armv9就是我们给出的答案。在通用计算所具备的经济性、设计自由度和可及性的基础上,市场需要普适专用、安全而强大的处理能力,这将驱动下一个3,000亿个基于Arm架构的芯片发展,而Armv9就是这些芯片的技术先驱。”

基于Arm架构的芯片出货量在持续加速,过去五年基于Arm架构的设备出货量超过1,000亿。按照目前的速度,无论是在终端、数据网络还是云端,全球100% 的共享数据很快将会通过Arm技术进行处理。如此广泛的应用让Arm肩负更多的责任和使命,为此,Arm在Armv9中提供更多的安全性和性能,顺应AI、物联网和5G在全球范围内的强劲发展,加速每个产业应用从通用计算转向专用计算。

安全:计算的最大挑战

为了解决当今最大的技术挑战——保护全球数据安全,Armv9架构路线图引入了Arm机密计算架构(Confidential Compute Architecture, CCA)。机密计算通过打造基于硬件的安全运行环境来执行计算,保护部分代码和数据,免于被存取或修改,甚至不受特权软件的影响。

Arm CCA将引入动态创建机密领域(Realms)的概念,机密领域面向所有应用,运行在独立于安全或非安全环境之外的环境中,以实现保护数据安全的目的。例如,在商业应用中,机密领域可以保护系统中商用机密数据和代码,无论它们正被使用、闲置或正在传输中。事实上,在最近一项针对企业高管的Pulse调查中,超过九成的受访者相信,机密计算可以帮助降低企业在安全方面投入的成本,如此一来,他们可以转而大量的投入工程创新。

微软Azure Edge和平台部门企业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Henry Sanders表示,“随着从边缘到云的用例越来越复杂,我们已经不能用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案来解决所有用例。因此,异构计算正变得越来越普遍,这需要硬件和软件开发商之间加强协同。Arm与微软密切合作开发的Armv9机密计算功能就是硬件和软件之间协同的一个很好的范例。Arm处于独一无二的位置,可以在生态系统的核心加速异构计算,在驱动数十亿设备的计算架构上促进开放创新。”

无处不在的AI:呼唤专用、可扩展的解决方案

AI工作负载的普遍性和广泛性需要更多样化和专用的解决方案。据估计,到21世纪20年代中期,全球将有超过80亿台搭载AI语音辅助的设备。且90% 或更多设备上的应用程序将包含AI元素以及基于AI的界面,如视觉或语音。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Arm与富士通合作开发了可伸缩矢量扩展(Scalable Vector Extension, SVE)技术,并驱动了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富岳”。在此基础上,Arm为Armv9开发了SVE2,以便在更广泛的应用中实现增强的机器学习和数字信号处理能力。

SVE2增强了对在CPU上本地运行的5G系统、虚拟和增强现实以及ML工作负载的处理能力,例如图像处理和智能家居应用。在未来几年,Arm将进一步扩展其技术的AI能力,除了在其Mali™ GPU和Ethos™ NPU中持续进行AI创新外,还将大幅增强CPU内的矩阵乘法。

通过系统设计实现性能最大化

在过去的五年,Arm技术每年都以超过业界的速度提升CPU性能 。Arm在新一代架构Armv9上将保持这个速度,预计未来两代移动和基础设施CPU的性能提升将超过30%。

然而,随着行业从通用计算向普遍的专用处理发展,每年两位数的CPU性能提升是不够的。除了增强专用处理能力,Arm的 全面计算(Total Compute)设计方法将通过集中的系统级硬件和软件优化以及用例性能的提高,加速总体计算性能。

通过将全面计算的设计原则应用在包含汽车、客户端、基础设施和物联网解决方案的整个IP组合中,Armv9系统级技术将遍及整个IP解决方案,并改善个别IP。此外,Arm还在开发多项技术以提高频率、带宽、缓存,并降低内存延迟,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基于Armv9的CPU性能。

下一个计算十年的愿景 

Arm高级副总裁、首席架构师兼技术院士Richard Grisenthwaite表示,“更复杂的基于AI的工作负载需求,正在推动更安全和专用处理的发展,这将是打开新市场、抓住新机遇的关键。Armv9将赋能开发者通过弥合软硬件之间的关键差距,构建和编程未来的可信计算平台,同时实现标准化,帮助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更快的上市时间和成本控制之间取得平衡,同时能够创建自己独特的解决方案。”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