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不断飞越“死亡之谷”的芯片巨头
创事记
作者:       2016年12月12日 09:42
半导体 英特尔 INTEL 智能手机 硅谷 德州仪器 计算机 IBM 微软 转型 移动 互联网 AMD 服务器 iPhone 手机 电池 ARM 高通 三星 网络 重组 电信

砺石导语:本期《公司简史》专栏为大家介绍的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公司(Intel)。英特尔一度曾经凭借运行Windows软件的个人电脑牢牢占据着芯片业霸主地位。不过时移境迁,数字世界正在发生一场巨变,英特尔未能搭上智能手机热潮的快车。

创建于1968年的英特尔公司(Intel),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生产企业,也是“硅谷”最有代表性的企业之一。英特尔的两位创始人,一位是发明了集成电路的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另一位是提出“摩尔定律”的戈登·摩尔(Gordon Moore)。而公司的第三位员工安迪·格鲁夫(Andy Grove)后来则成为全球最优秀的企业管理大师之一。

仙童半导体到英特尔

1927年,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也称Bob Noyce)生于美国爱荷华州。中学毕业后,考入格林纳尔学院,同时学习物理、数学两个专业。1953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博士学位。1929年,戈登·摩尔(Gordon Moore)出生在美国加州的旧金山。他曾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化学学士学位,并且在加州理工学院获得物理化学博士学位。1957年,诺伊斯和摩尔加入了由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创办的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Shockley Semiconductor Laboratory)。

肖克利曾因在贝尔实验室参与发明晶体管而荣获1956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被称为“晶体管之父”。当时,他网罗了科技界的年轻英才,组建了一只梦之队。然而,这些天才明星们却无法忍受他。很快,诺伊斯和摩尔等八人便离开了肖克利。怒不可遏的肖克利称他们是“八叛逆”。1957年,这八个人成立了仙童半导体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也称飞兆半导体)。

仙童半导体很快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富创新精神和最令人振奋的半导体生产企业,为硅谷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家公司为硅谷孕育了成千上万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被称为电子、电脑业界的“西点军校”、“硅谷人才摇篮”。仙童的公司文化既悠闲又人性化,在硅谷树立了典范,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诺伊斯的领导。

发明了集成电路的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

1958到1959年,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的杰克·基尔比(Jack Kilby)和诺伊斯先后发明集成电路,即将电路所有元件嵌入单片半导体中。基尔比后来于2000年获得诺贝尔奖,可惜诺伊斯1990年因游泳时突然心脏病发作而去世,无法共享这一殊荣。

1936年,安德拉斯·格洛夫(Andras Grof)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一个犹太人家庭。20岁时,他到了美国,并改名为安迪·格鲁夫(Andy Grove)。不久他进入纽约城市大学,后来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于1963年获得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了仙童半导体公司工作。

提出“摩尔定律”的戈登·摩尔(Gordon Moore)

[1]  [2]  [3]  [4]  [5]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
蓝戈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