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11月13日,在“2025年6G发展大会”上,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宇红作题为“一体贯通,协同发展,共推6G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主题演讲,系统阐述中国移动在6G方面的研发成果与实践思考。
黄宇红表示,6G作为“十五五”期间重点布局的未来产业,将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面对新一轮技术变革与产业机遇,6G作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底座,需要在技术层面推动通信、感知、计算、AI等全要素深度融合,支撑移动通信网络向移动信息网络的能力跃迁;在产业层面加快部署新场景培育及规模应用部署,探索新型商业模式,构建从技术突破到产业应用的完整闭环。
黄宇红介绍,中国移动自2018年起体系化布局6G研发,已在技术、标准、产业、应用四方面取得系列关键突破。技术上,首发6G通感算智空天地技术体系,系统攻关十大关键技术;标准上,中国移动专家担任3GPP首个6G无线标准项目主报告人,并首次当选RAN1工作组主席;产业上,联合合作伙伴,打造“6G通感算智融合试验装置”,为产业提供端到端的联合研发与验证平台;应用上,依托6G试验装置赋能新场景新应用,催生新商业模式,形成商业闭环。
在推进策略方面,黄宇红提出,6G发展需与5G-A深度协同、一体贯通,强化需求和场景牵引,筑牢5G-A基本面,占领6G制高点,创造新的增长极。她指出,“三个倍增、三个一体”是5G-A与6G共同的核心场景,主要区别在于能力叠加与能力内生。5G-A作为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需持续推动技术、应用与商业模式创新,为6G积累经验;6G则应在架构变革与技术内生融合的基础上,拓展场景边界、创新商业模式。
黄宇红分享了中国移动围绕“三个一体”的创新实践与思考。
通感一体方面,中国移动提出“5G-A通感共生、组网协同”技术路线并推动产品落地,目前已在全国22个省份、10余个行业实现规模应用,构建了全球最大规模通感一体网。面向6G,将通过统一设计、多点融合、智能协同实现通感内生,进一步提升感知精度、降低传输开销、拓展应用场景。
通智一体方面,通信与AI的融合和双向赋能,将提升通信能力、促进AI普惠。5G-A主要以外挂方式引入AI,已在业务保障、节能优化、工业场景中验证价值。未来将向“内生智能”演进,将异构算力、数据和计算等AI功能内生于网络,实现通信与AI的双向赋能。
天地一体方面,中国移动按照“互通、融合、内生”的演进路线,分阶段推进星地融合组,通过“以地强天”、试验星在轨验证等方式,带动产业与业务融合,加速卫星网络商业闭环。面向6G,将支持更多频谱资源、更高频谱效率、更一体化的网络、更丰富的能力,构建天地一体全域覆盖网络。
最后,黄宇红表示,6G发展不能一蹴而就,需要5G-A承前启后,既满足当下需求,提升网络价值,培育产业生态,又为6G积累经验、促进商业繁荣。6G也要勇于突破,在推动架构变革、促进技术内生融合的基础上,持续拓展场景边界、创新商业模式,推动商业闭环。中国移动愿与产学研各界携手,共推6G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