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勤解析存力产业痛点,三点建议指明发展方向

作者:包建羽 责任编辑:包建羽 2025.07.04 11:07 来源:通信世界网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当前,全球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人工智能作为重要的新变量与引擎,正推动整个产业变革。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其价值日益凸显,存力作为承载数据全生命周期价值流动、保障数据要素高效配置与安全可控的核心底座,作用愈发重要。

近日,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的存力中国行——广州站座谈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介绍,我国存力产业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2024年底,全国存力规模达1580EB,先进存储占比提升至28%,先进技术占比持续提升;国产全闪存系统在全球性能测试中表现突出,AI存储、主动安全防护等关键技术实现自主可控,且存力与智能网联汽车、精准医疗、先进制造等垂直行业场景深度融合,涌现出一批标杆应用案例。

image.png

与此同时,王志勤强调,存力产业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是数据“存而不用、用而不深”现象突出,算力与数据价值未充分释放;二是核心芯片、先进存储介质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存在短板;三是存力与算力、运力协同效率不足,难以满足AI大模型训练、实时分析等新型场景需求。

对此,王志勤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探索存力发展最优路径和共享最佳实践。她表示,根据《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的发展目标,需立足各地存力建设实际,总结先进模式,明确基础设施落地路径与实施策略,促进区域优势互补,构建全国一体化全域发展新格局。

二是聚焦存力服务普惠与效能提升。面向智能算力、存储及服务数据编排等新业务模式,简化数据管理的复杂度,降低用户使用门槛,推动存储资源的池化、服务化;重点优化存力在AI训练推理、边缘计算等场景的性能,加速数据价值释放,同时健全存力的服务质量评估和监测体系。

三是构建技术产业协同生态。进一步强化技术攻关,特别是聚焦全闪存、数据编织、存算一体等前沿方向攻坚,突破芯片、控制器等核心环节技术;深化产业链上下游协作,推动制造商、服务提供商与行业用户协同创新,构建自主可控、开放融合的产业生态。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