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 为了更快、更稳定、更便捷地推进运营商的计费系统云化集约建设工作,本文通过对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家运营商计费系统的现状介绍,引出对计费系统云化集约的思考,并从系统资源管理、云管控平台、维护运营的角度探讨计费系统云化推进中存在的问题,从集约与维护运营的角度探讨计费集约推进的难度,提出如何分阶段、分步骤的有序推进计费集约的建设工作,以及运营商的计费系统在集约与云化的大前提下应如何演进与发展。
一、各运营商计费系统云化集约的现状
中国移动:以分省部署“去IE”的方式推进云化,各省内正在开展计费和部分CRM应用以X86服务器为主的分布式计算的建设,其核心系统数据库采用的仍是Oracle。由于其基础硬件资源未采用虚拟化技术,因此仅是在计费系统上实现了分布式计算,真正云化的推进还未开始,计费集约的工作也未开始。
中国电信:计费系统仍处于分省“去IE”的阶段,计费核心系统的硬件主体仍以小型机为主,此外各省内相关计费系统的前台、采集、智能网管等系统已逐渐实现X86服务器的虚拟化部署,只能说是部分云化,但计费核心数据库仍采用Oracle。在集团层面对计费系统的云化集约已分别在两方面推进,一方面是营业计费集约系统上实现云化集约的支撑能力,另一方面是对计费运营网络涉及的相关系统实现云化支撑。总体看,应该说中国电信的计费系统云化集约工作已启动,并稳步推进。
中国联通:计费系统的云化集约过程相对领先但复杂,与另外两家相比较,相同的是各省均在推进“去IE”X86服务器的分布式部署,其核心计费系统数据库仍采用Oracle。联通在CBS1.0中移动3G后付费计费系统、固网计费系统、预付费计费系统在省内以小型机或X86服务器为主实现分布式部署,但移动4G后付费计费系统实现了全国级的云化集约,这部分是在三家运营商中较为领先的地方。中国联通在CBS2.0中已在考虑实现计费系统的一体化云化集约支撑的系统架构设计,但预付费计费系统仍会在一定阶段内保留在省内,后续逐渐集约。总体看,中国联通计费系统云化集约的过程是比较领先的,也是最激进、优先云化集约的推进方法实施的结果。
从以上三家运营商在计费系统上实施云化集约的情况看,均是处于分省“去IE”的分布式计算阶段,核心数据库仍以Oracle为主,逐步推进计费系统实施云化与集约,且因为预付费计费系统本身与网元侧关联紧密的特点,均保持在省内推进云化,后续逐步集约的思路。总体看,在计费系统云化集约推进上联通相对领先,电信稳扎稳打,移动相对保守。
二、计费系统云化集约的难点
在IT系统云化集约的大背景下,计费系统由于其应用服务具有高实时性、高准确性、高维护性以及数据上高一致性的特点,存在以下几个难点。
1.从“去IOE”及云化角度看,在计费系统中“去O”仍是一个难点。Oracle在兼容性、可移植性、可连接性、高生产率、开放性上存在优点。能与多种通讯网络相连,支持各种协议(TCP/IP、 DECnet、LU6.2等)。提供了多种开发工具,能极大的方便用户进行进一步的开发。正因为以上的优点,Oracle获得了大量软件厂商的广泛支持与使用,但Oracle价格昂贵,目前的开源数据库在运行效率、开发工具、数据一致性等方面仍无法达到Oracle数据库的水平。
2.计费系统的应用服务高效、稳定运行是个难点。在“去IOE”及云化角度看,计费系统的应用服务从运行稳定、单点故障极少的小型机上迁移到X86服务器的虚拟资源池上,由于X86服务器本身的设计特点,硬件故障容易出现,因此在计费系统应用服务实施“去IOE”以及云化后如何保障应用稳定运行,内存、CPU、存储资源以及网络资源可以高效动态调度是三大运营商要积极面对的问题。
3.由于计费系统的应用服务能力高实时性、高稳定性要求,从计费系统集约的角度看不仅要求计费集约系统要支持海量存储、高速处理能力、动态扩展的内存,同时还要拥有一个稳定、快速、安全的计费运营网络,才能提供良好的计费服务感知。如何做好一个运营网络,对足够大量的消息以及文件能力快速处理、存储与转发,并具备优良的可恢复性、可维护性,这是个难点。尤其是在集约的前提下能够及时处理与转发全国全网的计费消息、业务消息的场景下,对运营网的处理能力、带宽有极高的要求。
4.预付费OCS系统的集约是个难点。预付费OCS系统因为存在与省内网元平台有较多的互联,从计费系统集约的角度看,如省内OCS预付费系统实现集团集约的能力,那就意味着与网元的实时交互消息很多要经过计费运营网络完成传递与处理,但是此时的实时性很难有保障。因此,对预付费OCS计费系统如何实施集约,如何确保在实施集约后提供稳定、高效的服务支撑能力,是推进计费系统集约的难点。
5、计费系统的融合计费与云化集约的协同推进是一个难点。随着后付费与预付费用户的发展,两种不同计费方式的计费系统趋向演进为一个在不同业务使用上的实时计费与非实时计费方式可灵活转换的计费融合系统,即在线计费(OCS)与后付费计费(HB)仅是不同的计费模块可供用户在使用业务时自行选择使用的全新计费系统。另一方面,在IT云化集约的背景下计费系统面临对云化集约的要求,所带来的是对计费系统架构的重新设计。一种改进来自于外部要求实现云化集约,一种来自于自身企业发展要求,在相同的阶段里完成全新的计费系统架构设计并支持云化集约与计费融合的要求,从规划与项目建设的角度看这两项工作的协同推进、互促建设是复杂的,是一个挑战。
综上所述,正因为运营商计费系统云化集约的难度较大,目前三大运营商对计费系统云化集约工作的推进均较为滞后,但从整体计费系统演进看云化与集约的是必然的,只是向这个方向演进需要多长时间、需要储备哪些能力的问题。
三、计费系统云化集约的演进过程
三大运营商计费系统云化集约的演进过程,是IT计费专业不断发展与提升的过程;如单以云化集约为目标,运营商计费系统相当于需要整体进行重新设计与建设。
以中国电信计费专业的演进过程为例,计费系统云化集约的演进过程分成以下几个阶段:硬件资源经历从小型机双机、集群、分布式计算以及云计算阶段,计费系统演进经历本地网计费阶段、省集中计费阶段、省融合计费阶段、省计费融合阶段以及全网集中计费阶段。如图1所示。
图1中国电信计费系统云化集约演进图
为什么要以中国电信计费系统云化集约演进的过程,来说明整体运营商计费系统规划演进的情况呢?因为中国电信一直拥有多年延续且完整的计费专业体系,从最早的电报、固话、宽带,到移动3G业务至4G业务计费,每项新业务的计费发展都在中国电信的计费体系内留下了痕迹,其中移动、联通的计费系统也是在这个过程中的一种相似的体现形式或某个阶段里并存的几种体现形式。
截至2015年上半年,三家运营商的计费系统云化集约工作基本都处于小型机集群与分布式计算阶段,中国联通的计费系统其中4G后付费计费系统已实现了分布式计算的集中,中国移动的计费系统主要分省实施分布式计算的部署,但从三家公司计费系统云计算部署实施上看均无具体动作。
运营商计费系统云化集约的演进目标就是建成云化、全网集中且离线在线融合的计费系统。
四、新一代计费系统的特点
1.运营商云化集约的计费系统需要具备哪些特点?
体现预后付费融合的特点。新一代计费系统中,用户的OCS预付费计费和后付费计费属性没有明显的界限,它只是用户使用某种业务的一种计费属性,与用户使用的业务相关,而不是划分用户群的标准。用户使用某项业务,是适用于在线计费,还是适用于离线计费,完全取决于业务特性要求、用户使用的要求,运营商会将这一选择权完全释放给业务使用者。
因此,新一代的云化集约计费系统需要具有预后付费深度融合的特点,用户可以灵活定制自己所使用业务的预付费或后付费属性。
体现智能管道的计费特点。新一代计费系统中,在IT域与网元域之间会建立大量的智能控制策略,广泛应用在有线和无线的网络访问与控制上。网元域提供的是业务使用的基础能力,IT域是使用业务基础能力的大脑,而计费系统相当于大脑的核心控制系统,而策略控制系统相当于脑垂体。业务能力的策略控制会分为一部分是运营商配置的基础控制策略,一部分是开放给用户的自行定制控制策略。因此,新一代计费系统应具备对基础网元能力的策略控制能力,利用现有的IT数据资源实现智能化策略控制能力。
体现云计算的特点。新一代计费系统必然是建立在虚拟资源池上的云计算应用,稳定地实现计费系统硬件资源的海量扩展,降低计费系统硬件成本,提升计费系统运营维护质量和稳定性。同时,为确保云计算的计费服务云平台的稳定运行,需要建立一套完备的云管控平台支撑能力,实现从硬件资源管理、应用服务监控、日常运营维护以及测试等一系列的能力,以确保云计算计费服务的稳定运营。
从集约的角度看,新一代的计费系统要体现全网集约运营的特点。全网集约运营的支撑,最主要就是要提供云化网络监控、运营网络承载能力、网络可恢复性与稳定性。具体地说,集约计费系统的运营网络要有足够的能力实现文件、消息的快速、完整转发,能够实现网络动态扩展、网络负载均衡、网络资源不足告警等。一个高效、快速、可靠的运营网络是云化集约计费系统的基础。
从集约角度看,云化集约计费系统的分阶段集中建设存在必然性。三家运营商的计费系统架构基本雷同,后付费计费因为与网元关联较少,是完全具备集约集中的系统调整条件的;但预付费系统因为与网元有很强的关联关系,每50万预付费用户与网元建立的消息量达到300次/秒,以当前的运营网络是无法满足用户对计费实时性、及时性的要求,预付费计费系统仅能在一定的时间阶段内保留在省内;在运营网络达到甚至超过系统处理要求时,逐步完成云化集约计费系统的建设,这一个过程也是IT网络重构的过程,同时也是分省计费系统逐步割接到集团集约计费系统的过程,是预付费计费系统从分散、集约到集中的过程。
五、新一代计费系统架构的设计与演进规划
根据发展趋势,新一代计费系统架构设计如图2所示。
图2新一代云化集约计费系统架构简图
根据计费域内与网元关联程度的不同,结合云化、集约特点,计费总体系统架构分为集团和省公司两部分,与网元系统存在较多高实时性交互的系统保留在省公司提供计费系统的基础控制能力与话单数据;在集团的云架构下重构计费系统核心管理和数据模块,并形成主从三地多活的离线、在线计费批价服务,以处理从省到集团的文件类和消息类的计费数据,并提供统一对外的计费服务能力;智能管道的能力,从集团侧无论是离线或是在线的计费处理,实时性传递到省公司策略控制系统完成对在线控制类业务的支撑。
从在线分离建设的计费系统到在线计费融合系统、分省云化计费融合系统,直至形成集团到省内两级协同运营的新一代计费系统,运营商仍需几年的努力。
总体演进过程如图3所示。
图3新一代云化集约计费系统演进过程图
省计费系统的离在线计费融合和策略控制能力的提升是计费系统演进过程中的关键内容,需要在1阶段到2阶段期间完成;计费系统基础硬件架构上“去IOE”、分布式计算重构应用服务、省与集团两级数据传输能力提升是2阶段到3阶段的关键工作,是保证新一代计费系统上线后低成本稳定运营的基础。
总结
本文通过对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家运营商计费系统的现状介绍,引出对计费系统云化集约的思考,并从系统资源管理、云管控平台、维护运营的角度探讨计费系统云化推进中存在的问题,从集约与维护运营的角度探讨计费集约推进的难度,提出如何分阶段、分步骤的有序推进计费集约的建设工作,以及运营商的计费系统在集约与云化的大前提下应如何演进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