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和支付宝的夹击下,Visa还能把信用卡玩下去

责任编辑:卞海川 2017.07.21 13:25 来源:PingWest

在过去的60年中,Visa发行信用卡总计约30亿张,接入商户约4400万家,每秒交易量达65000次。在即将到来的数年内,科技变革下的支付领域将会快速发展,交易设备数量和交易频次大大上升,消费者通过210亿个支付设备,在多达4.4亿的消费地点和场景下完成支付。无论是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甚至是汽车、冰箱,都极有可能成为支付工具。

这是Visa集团平台战略与创新部门高级副总裁Paul J. Walsh,在刚刚过去的SYNC2017峰会现场分享出的数据。

科技改变、颠覆了诸如零售、医疗、金融等诸多行业,不仅仅是技术手段、业务模式、市场格局,更多改变的是行业思维模式。也因此,作为支付企业Visa,它考虑的不只是灵活多变当代科技时代下的业务增长,更多在于该如何突破传统金融行业封闭的架构方式,构建一个更加开放的平台,让整个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相应的,Visa的思维方式也从传统的“Built by Visa”,改变为“Enabled by Visa”。

由此,Paul讲到,Fintech 领域及Visa发展的核心在于三点变成了:挖掘数据模型、实现技术不可见性、建立开放合作网络。

挖掘数据模型

正如Paul在演讲中提到,到2020年,将会有210亿台设备互联互通构建成一个偌大的物联网,大量数据就此产生,Visa希望从这些海量数据里挖掘数据模型,分析预判诸如消费者行为及趋势,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好、更快捷、更便利的服务。Paul 称,他每天买杯咖啡从排队、支付、到咖啡做好大概需要15分钟,在将来,通过数据模型预判他今天是否要喝咖啡、要什么口味,接着完成自动支付,到店取咖啡——总体流程将有可能缩短到15秒!

“足够先进的技术与神奇的魔法并无二致!”Paul说。

实现技术不可见性

什么叫技术不可见性?即如何让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技术的好处,这也是未来科技金融领域致力实现的目标之一。

Paul介绍了Visa合作伙伴万豪的例子。酒店客人到店后常常需要查询多类网站,登录多个APP了解当地美食、娱乐等项目,在可信度不同的网站、APP之间来回转换、筛选,费时又费力。万豪想出了此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搜集、组织当地吃喝玩乐信息,重新分类组织,在终端设备上允许客人个性化筛选,并且通过AR的方式直观呈现——用智能设备扫一扫地图就能看到实景,让用户方便快捷地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美食或者游玩项目。

诸如上述项目,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消除被称作“技术摩擦”的技术不便捷性,这是万豪对技术不可见性的诠释。

建立开放合作网络

Paul谈到,端到端的连接日益加深且规模庞大,再也没有一家企业能独立完成这种连接,因此,与不同领域的伙伴进行合作,联合创新,构建开放合作网络,对Visa来说就显得尤其重要。

他介绍说,Visa在变得更加开放,相较于传统的直接服务消费者和商户,Visa以多种多样的形式与金融机构、商户、战略合作伙伴(如Facebook、本田、三星支付)、独立开发者等各类企业开展合作,为其开放Visa平台接入权限,提供服务。比如Paul提到Visa与本田合作的案例,通过合作,使本田车主能够实现自动找车位后自动付款;判断车主从哪个城市来,要加汽油还是柴油,完成加油、自动支付。他甚至开玩笑说,想把流程优化到能自动把加油枪放进汽车加油口里。

Visa还为开发者提供一个叫做Visa Developer的开发者平台,开放多类接口,帮助其实现支付功能的快速创新。Paul进一步解释说,这意味着不再是一切由Visa来完成、建立,而是Visa通过开放平台为合作伙伴提供支撑、可能性,帮助它们去完成服务其客户的项目,这就是“Built by Visa”到“Enabled by Visa”的重要转变,同时也是时代变革下相当重要的商业生态进化。

想知道Visa在金融科技领域还有哪些动作?不妨看看Paul在SYNC2017大会上的精彩演讲——《金融领域的颠覆式创新》,他在演讲中提到的案例生动又振奋人心,未来的生活原来将会是这样!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