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Wi-Fi覆盖将不再是“痛”

作者:孟月 责任编辑:孟月 2017.08.07 21:12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近日, 超高速无线局域网技术(EUHT)在京津城际高铁上成功演示。在时速高达300公里的高铁上,车上乘客均可以连接到Wi-Fi上网并实现高清视频高质量的下载传输。

微信截图_20170808001655.png

“追本溯源”EUHT已是厚积薄发

EUHT是新岸线公司主导开发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线高速通信技术,和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主导的下一代Wi-Fi技术(802.11ac)相比,EUHT技术突破了“移动宽带一体化”的技术瓶颈, EUHT增加了上下行(全双工通信)、支持多用户多任务的时分调度MAC、支持实时即时ACK,基于此,EUHT具有更好的高速移动适应性、更大的数据传输带宽、更低的空口接入时延和更稳定的网络漫游切换性能。

据了解,EUHT历经多年的积淀和攻关。连续六年三次,国家设立专项,新岸线与多家高校、研究院经历了2010年预研、系统设计、国内标准化,2011年的芯片开发、搭建试验网、国际标准化,最终在2014年由新岸线完成了产业化研发。并且关于此次试验,新岸线早在2016年初便开始在京津城际线路上小范围测试,2017年6月又委托北京交通大学轨道运行控制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对该技术做了相关测试。“在城际高铁300公里/小时的高速移动情况下,该技术平均传输带宽可达到150Mbps,是目前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的大约10倍,已达到下一代5G技术提出的多项性能指标要求”新岸线技术副总监刘慎表示。

多方探索如何根除全球WI-FI覆盖“痛点”

众所周知,我国已进入网络信息时代,高铁时速太快从而导致在基站范围内停留时间过短,致使信号不稳定。高铁Wi-Fi覆盖一直存在着技术、安全、成本上的难题,但旅客的需求在日益加大。铁路总公司曾表示正在制定高速铁路Wi-Fi建设标准,并将积极组织高铁Wi-Fi的上线和应用,各方亦在努力解决WI-FI覆盖难的难题。

据新岸线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整个EUHT系统由地面通信网络、区间无线网络和车载网络三部分组成,全线路的Wi-Fi覆盖需要先在各车站安装室内设备,然后通过沿途基站与车载天线完成。目前新岸线在京津城际120公里长的全线,已经安装了109个基站,实现了线路全覆盖,预计到今年年底前就能开始运营。

在此前开通的“复兴号”就打出了“免费Wi-Fi全覆盖的列车”的称号,乘客可以在车厢内随意充电连Wi-Fi,畅游网络的极致体验。而笔者亲身体验了“复兴号”Wi-Fi,信号目前还不是太稳定,还不能完全达到全线覆盖并且图片传输会比较卡顿,但是“复兴号”从无Wi-Fi到有Wi-Fi,打破了我国动车组无线网络零的突破,这是一个进步。

无独有偶,不仅仅是高铁上Wi-Fi需求大,飞机机舱内,游轮驶离港口后变成信息孤岛等等都迫切需要Wi-Fi的全覆盖。针对此,国家付出了很大努力,包括成功发射的“实践十三号卫星”这个被称为 “超级空中wifi”的我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实践十三号卫星”通信总容量超过20Gbps,超过了我国之前研制的所有通信卫星容量的总和,据介绍,“实践十三号卫星”可以实现无缝“动中通”(指车辆、轮船、飞机等移动载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卫星通信保障),通过多波束无缝切换配合机载、车载或船载终端的自动跟踪捕获功能,可以为航空、航运、铁路等各类交通工具上的乘客联通世界,彻底改善上网体验。据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赵坚透露,将计划用三年时间,实现在飞机和高铁上的应用。

车到山前必有路,众人拾柴火焰高,在笔者看来,成本、技术、安全方面在不远的将来都将不再是困扰Wi-Fi覆盖的难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新成果的不断验收,将有机会实现移动互联网应用上的“弯道超车”。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