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从工信部约谈三大运营商,到中国联通于十月底开放老用户自由转换套餐,再到中国联通官方回应,运营商套餐的问题一直是用户讨论的焦点。
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带动了运营商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资费较低的互联网电话卡应运而生,但这种资费相对优惠的套餐仅限新用户办理,从而引发了部分老用户的不满,再加上工信部出台的相关规定似乎更让老用户有底气发声。针对此前网络上的传言,中国联通回应《每日经济新闻》称:
我公司推出的系列互联网套餐产品,是我公司与相关企业服务于用户互联网需求,支持双创,消除互联网鸿沟而合作的创新实践。属于定制化的通信资费套餐,无论产品内容、与用户界面等都具有典型的互联网属性和行业专属特征,利用其专用客户端等线上渠道销售。
相关业务功能和服务均通过线上触点直接面向用户提供,此类定制化资费套餐目前仍处于试点阶段。
套餐规则也与我公司现有资费产品存在较大差异,公司现有的在线和实体渠道的业务办理系统没有相关套餐的业务办理入口。
我公司正在进一步优化改造办理流程,为需要带号转互联网套餐的用户提供方便的办理渠道。
简单来说,这些资费相对优惠得多的互联网套餐和常规套餐虽然同属于联通公司,但其实分属两个不同的系统。所以老用户不能自由转换套餐属于技术问题。
根据中国联通官方回应,付亮认为,
1、互联网套餐产品有其特许性,具有典型的互联网属性或行业属性。虽然随着越来越多套餐的推出,这种“属性”已经越来越弱。但是确实与联通自己的套餐有差异。
2、明确互联网套餐是通过线上的流程向用户提供,就是说,不支持线下办理。
3、此类定制化资费套餐目前仍处于试点阶段,下一步如何融入联通套餐,还没考虑清楚。
4、套餐规则与现有资费产品属于两套系统,目前,还没有在线上线下渠道提供直接办理的入口(也就是说,之前传的那个图是假的)。
5、用户想转互联网套餐还是可以的,而且会越来越方便(默认了地方一些曲线实现的做法,会不会迅速在全国各地的营业厅推开呢?还得看用户的态度是否坚决)。
付亮坦言,联通自身的资费套餐要与互联网套餐有一个平衡点。虽然两个套餐属性不同,但如果资费相差太大,用户肯定也不会接受。
无论怎样,联通的一道闸门似乎已经打开,至于未来套餐问题如何发展,用户只有拭目以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