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下一代 CDN 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

责任编辑:王德清 2017.11.17 07:04 来源:腾讯云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从1998年诞生至今,CDN跟随着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断创新和壮大。眼下,CDN已经成为云计算版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通过引入推流、鉴黄、转码、存储、P2P等能力,从纯粹的IaaS平台逐渐PaaS化。

未来,CDN技术和产业发展还将如何演进?

11月15日,在GFIC 2017 亚太CDN年会上,腾讯云加速产品总监王琰分享了《新形势下CDN的机遇与挑战》,以下为分享摘要。

1

未来的新兴技术方向

今年7月,Gartner发布了年度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揭示了未来2-5年的技术趋势。

一是无处不在的人工智能。AI是2017年的大热话题,随着深度学习算法的不断成熟,AI在图像、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的部分技术达到了商用的标准,催生了人脸识别、客服机器人等业务的落地。

腾讯在AI方面的战略就是“ALL IN AI”,把技术的方方面面和AI进行整合,发挥其最大化的价值。腾讯云CDN整合了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安全服务、通讯服务、视频服务等成熟的PAAS层能力,让CDN的功能和形态更加丰富。

二是身临其境的体验。VR和AR虽然经过去年的热潮,今年进入了一个相对的冷静的时期。行业从业者开始认识到,在硬件普及还未找到更好的方法,软件层面上还未解决精确操作等问题之前,VR除了在C端以游戏等形式直接落地外,VR+传统行业的TO B模式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三是数字化平台。其中包括承载我们互联网更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平台,包括2018年就将进入商用的5G、物联网平台,以及最近经常被提及的边缘计算平台。CDN作为互联网业务的重要服务,在这三个方面都将有发挥的机会。

2

CDN&AI

随着AI 算法和开放平台的发展,AI逐渐“平民化”,可选择的产品越来越多。但是单一的能力(人脸、语音识别)无法满足复杂情形下的需要。而整合单一产品能力的成本呈上升趋势,整合SDK几十兆到几百兆甚至更大。而对于产品效果而言,部分场景下对时延的要求比较高,远程的响应速度成为瓶颈。

因此,未来的AI必然需要CDN协助推出解决方案,结合CDN的边缘计算,CDN的边缘节点,可以部署AI 模块,提供智能化API,或者无服务函数的方式来提供服务。最终达到终端只做最简单的决策,过滤20%的场景,边缘做关键的复杂度一般的决策,过滤60%场景,剩下的20%会回到中心节点,做复杂度高的决策。

3

CDN&物联网

在物联网方面,目前腾讯云为客户提供了接入云端的物联网云平台,向上对接设备和应用,提供通讯和设备管理功能,向下对接其他云服务,为业务提供丰富的技术能力。

目前,物联网云平台已经广泛试用在家居、车联、智慧城市以及工业领域。但物联网也面临重要的问题:作为公共的云平台,未来将会面临数十亿上百亿的设备连接,而物联设备本地计算能力有限,更多的需要联网决策,设备的特性决定了对延迟有很高的要求,甚至是毫秒级别的要求。另外物联设备的本地化趋势明显,如城市、共享经济、工业等,需要本地化的覆盖和服务。

因此未来CDN在物联解决方案里将会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环,不仅负担加速,还需要负担运算和本地化服务的关键。利用CDN广泛的接入点,物联设备可以选择就近接入上云,并且在边缘节点上,会承载本地消息分发、设备消息缓存的功能,节点上的消息调度模块,可以和其他节点、中心物联云、中心其他云服务联动,把消息实时调度或者异步同步到响应的单元,完成整个物联网的业务逻辑。

随着物联接入协议和物联云的标准化,CDN的边缘节点会演变为“物联加速”的通用服务,为各大物联云厂商,以及物联的终端客户,提供就近接入和计算服务。

4

未来的CDN解决方案

腾讯云CDN服务源自于腾讯十几年来自建CDN的技术实践沉淀和服务经验积累,目前CDN带宽储备已增加到70T以上,全球CDN节点900+,覆盖31个国家和地区。

CDN行业目前的资源门槛越来越高,而未来新兴的技术和创新又进一步提升了CDN行业的准入技术门槛。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保证了CDN行业独立存在的必要性,单纯资源型的CDN的竞争力将会直线下降。

未来随着VR、4K、以及物联内容类业务的发展,对数据传输的要求越来越高,网络负载的增速超过网络建设的速度。这就要求CDN通过技术来升级以更高效的方式传输数据。在保证图片、视频清晰度的情况下,减少网络传输带来的时间消耗。

目前,腾讯的各实验室都在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当前一些成果也在QQ空间、腾讯游戏等业务上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TPG压缩技术:

TPG(Tiny Portable Graphic)是基于新一代视频压缩编码标准AVS2的图像压缩格式,能够在保证图片质量的同时,大大减少文件大小,节省图片带宽及存储成本,显著提升页面加载时间。在同等影像质量下,TPG 图片的体积比 PNG 小 近50%,比 GIF 小 85%,比 JPG/JPEG 小 40%以上。相对近年来普及的WebP 格式,TPG 文件大小可以减少近30%。当前TPG已经和CDN无缝融合,如果用户的APP接入QQ浏览器X5内核,即可在应用中直接使用。

超分辨率技术TSR:

正常的一个VR 4k 30fps视频编码通常所需的带宽码率在8~12Mbps左右。通过TSR技术,可以在2Mbps之内达到同等的观看质量效果。解决方案覆盖从终端推流到播放终端播放器设计全程。在推流编码侧重新设计图像分割算法,在播放器侧重新设计图像渲染拼接技术。对比当前主流的全景正常视频码流压缩方案,在保证4K同等清晰度的情况下,压缩比增大85%。

5

总结

在未来,不论是物联网、AR/VR场景或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行业,在海量突增的计算需求的同时,对用户体验的追求带来了愈加苛刻的低延时响应需求。而未来的CDN,随着业务场景的驱动,会逐渐演变为一套完整的边缘云服务解决方案,包括物联接入、音视频处理、安全防护、动态路由、内容缓存等,配合云的区域和中心,成为完美的计算+分发解决方案。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