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18.7%

责任编辑:王德清 2017.12.12 17:22 来源:通信世界网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IDC《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17年第三季度》显示,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1288万台,同比增长 18.7%。基础可穿戴设备(不支持第三方应用的可穿戴设备)同比增长6.7%;而智能可穿戴设备同比增长达到264.8%,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于4G儿童手表市场的迅猛发力。

在本季度市场排名中,小米虽然在出货量和市场份额上均有下滑,但仍然保持市场第一的位置,其主力产品小米手环亟待新品拉动下一轮增长。华为凭借其运动手环、B3手环青春版以及荣耀手环系列,成功跃居排行榜第二名。步步高旗下小天才的4G儿童手表从本季度开始大规模出货,总出货量同比去年基本持平。奇虎360成功将其儿童手表SE和5系列产品分别切换到SE二代和6系列,增长势头稳定,位列第四。乐心大力投放市场推广,在粉丝经济拉动和渠道大单需求下有所回升。

手环产品在可穿戴设备市场的表现尤其值得关注,绝大多数手环产品均属于基础可穿戴设备。中国手环市场在经历2016年的快速增长后,2017年市场规模稳中有升。根据IDC《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17年第三季度》,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手环市场出货量为646万台,同比增长13.4%,今年增速最快。随着华为及旗下品牌荣耀的系列手环上市,手环市场将迎来新一轮消费升级,并呈现以下三个趋势:

消费升级将引领新一轮平均单价上涨

2016年随着小米手环顺利切换到2代产品以及华为B3手环在高端市场取得的成功,手环市场的平均单价从20美金增长到25美金(不含税)。2017年,消费升级的势头继续延续,平均单价从年初25美金增长到目前30美金(不含税)。产品升级驱动价格上涨,主流厂商得益于品牌效应的强势拉动,将继续在市场占据优势,对中小手环厂商带来明显冲击。

外观设计对消费偏好将产生更大影响

在手环产品逐渐普及,且功能配置趋同的现状下,消费者在选择购买过程中,对于外观设计更加看重。这促使更多厂商在迭代研发中,通过采用曲面屏、彩色屏幕、更换腕带等方式,强化时尚元素,在突出产品和品牌个性的同时,也希望能够为消费者增添佩戴亮点。

支付功能将在日常佩戴的需求中逐渐显现

尽管目前市面上大量手环产品以运动等相关功能为宣传卖点,但手环仍然被广泛视为日常佩戴产品。随着无现金支付的普及,以NFC为媒介的支付功能在日常佩戴中的使用率和潜在需求逐渐增强。此外,NFC技术也使得手环将在智能办公、智慧社区等网络连接中发挥重要作用。

IDC中国市场分析师潘雪菲认为:“手环市场新一轮消费升级已经开始,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例如添加时尚元素,对接相关服务,强化日常便利功能等,将推动手环市场规模进一步增长。与此同时,厂商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如何优化用户使用体验,提高使用黏性,也将成为在本轮竞争中赢取市场份额的关键点。”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