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宝宏:从信息论看AI和区块链

作者:何宝宏 责任编辑:甄清岚 2018.01.30 07:44 来源:何所思

1687年,埃克撒.牛顿出版了《自然科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万物的世界从此有了规律,物理学诞生。70年前的1948年,克劳德.香农发表了《通信的数学理论》一文,信息的世界从此有了规律,信息学诞生。

香农就是信息通信业的牛顿。

香农的信息论,定义了信息的基本度量衡:“比特”。如今,比特已经和米、克、秒等一起,已经成为数字社会中最基本的量纲。

香农信息论中对比特的定义,强调了技术,排除了意义。这意味着,比特只代表信息,是去语义的,是去目的的,是去价值的。

世间万物,都是人的意识赋予的意义。即使没有人类,万物依然存在。世间比特,都是人的意识赋予的意义,赋予的价值。虽然人类发明了比特,但即使没有人类,比特依然鲜活。

为比特赋予意义,于是就有了人工智能。为比特赋予价值,于是就有了区块链。当然,价值本身就是一种“意义”。当然,为比特“赋能”。为比特“赋值”,一直就有,AI和区块链只是又一新高度。

但比特只是信息的基本计量定位,不是智能的基本度量单位,也不是价值的基本度量单位。

人类对“智能”的理解还很原始,还没有找到统一的基本计量单位。当然,如果你非要把IQ当作衡量一个人智能的基本单位,那说明你的IQ可能有问题。

在物理世界,人类对“价值”的理解要更深刻些。货币是人类目前发明的,广泛流行的基准计量单位。当然,如果你非要用货币来衡量万物的价值,那说明不仅你的IQ可能有问题,价值观也可能有问题。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信息和生命一样,都是负熵,都会演进。

历史上,数据本质上是信息,是让人来赋予意义的。现在,人类被信息的海洋淹没了,难以找到意义的彼岸了,只能让机器帮助人类去发现意义了,于是大数据和AI火了。

历史上,数据本质上是信息,核心是交换。现在,资产变成了数据,数据也就变成了资产,核心是保护。从信息到资产,从交换到保护,于是有了区块链。

从比特到AI的演进,业界已努力了60余年,当下的典型代表是神经网络。从比特到货币的演进,业界也已努力10余年了,当下的典型代表是比特币。

从比特到AI,从比特到区块链,依靠的还是复杂的数学技巧和海量的计算能力,还没有找到优雅的数学原理,定义出新的度量衡。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