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运营商均看好eSIM发展,“痛并快乐着”

作者:刘婷宜 责任编辑:刘婷宜 2018.05.31 13:38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近年来,eSIM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大众面前,前不久苹果宣布Apple Watch Series 3支持eSIM,可独立接入运营商移动蜂窝网络,意味着消费者可独立使用可穿戴终端进行通话和上网,网友纷纷评论:这波操作听起来“很美”。

1527745228975073477.png

虽然网友对eSIM望眼欲穿,但eSIM能否普及,决定权在运营商手中。那么三大运营商是如何看待eSIM的呢?记者在5月30日举行的“第三届eSIM技术与创新峰会”上找到了答案。

中国联通:最早开发,积极推动

中国联通作为全球最早自主开发GSMA标准eSIM平台的电信运营商,是国内最早正式推出eSIM应用的运营商,在不遗余力的推动eSIM产业发展。

联通华盛通信有限公司物联网业务部总经理孟玉明表示,创新合作是中国联通的生命线,中国联通将秉承这一理念,在eSIM的领域进一步推广。

在中国联通看来,eSIM有三种目前其他技术无法代替的优点:第一,体积小,比传统SIM小90%以上;第二,基于复杂环境的满足,例如以车联网为主的领域;第三,数据的远程配置。

在这三大场景中,eSIM有自己的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在市场价值层面,通过eSIM技术可以实现多设备连接,提供互联网化的服务流程,进而提高终端用户的体验和企业效率,可以为移动终端的设计、生产、制造各个阶段提供足够的灵活性;在社会价值的层面,eSIM可以提供安全、灵活的配置,其重点是数据的远程配置,以更好适应新型业务的支撑,更好地支撑万物互联。

孟玉明指出,eSIM的优势显而易见,但它存在的痛点不容忽视:第一,开发流程和门槛相对来讲比较高;第二,由于推动不足,大家的认识不完全一致,使得产品发展的速度比较慢。

孟玉明坦言:“eSIM和传统的SIM产业相比,由于处于发展初期,未形成规模,成本相对偏高,使得采购成本部分比较高,领域进一步开放需要产业共同推动。”

1527745264816003345.png

中国电信:eSIM是车联网普及关键环节

中国电信集团政企客户部解决方案高级经理周焱表示,车联网的应用场景往往是高速移动的状态,很容易造成通信中断,eSIM刚好能满足车联网通信模组各方面的应用需求,可以说是车联网应用普及的关键环节。

周焱指出,eSIM的技术改变了很多运营商的传统。一方面运营商要拥抱eSIM技术,尝试新的业务模式,另一方面运营商要关注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安全性方面,周焱表示,各部委、运营商仍在探索,还未达成共识。“希望在工信部的统一监管和指导下,共同建设一个安全的eSIM使用环境。”

同时,周焱坦言,希望国内eSIM标准能尽快与国际标准接轨,实现eSIM跨地区、跨运营商互联互通的初衷。

中国移动:紧跟用户需求,做产品创新和运营创新

一直以来中国移动通过中移物联网全面推进eSIM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汽车、健康、电表业务和应急通信是重点应用领域。5月25日,中国移动旗下子公司中移物联网公司发布了国内首款eSIM芯片C417M,可提供“芯片+eSIM+连接服务”,将在工业制造技术、生产周期、行业能力整合、终端补贴等多方面发挥更多优势。

中移物联网公司集成电路创新中心总经理兼公司高级技术总监肖青表示,中移物联从2016年开展芯片研发,现已形成完整产品系列。肖青认为,eSIM产品有几大整体优势:第一,自主研发,全国首发;第二,节省成本全球最小;第三,解决恶劣环境的应用痛点;第四,全流程运营管理平台。

除此之外,肖青表示eSIM可应用在很多场景,以性能、部署流程为主要目标。肖青介绍,从去年到今年,中移物联已经积累了十多例场景,包括智能抄表、eSIM烟感探测器、银行POS机等。中移物联希望能梳理eSIM涉及到的不同行业、不同的用户的需求,从而将所有需求尽量标准化成可规模应用和推广的产品或服务。

肖青透露,下月的上海世界通信大会上,中移物联会发布中国移动eSIM白皮书,白皮书里有中国移动流程梳理、产品技术的详细分享。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