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流量经营时代的到来,运营商均在纷纷改善用户体验,转型流量经营,移动数据业务逐渐成运营商主要收入。由于70%~80%的移动流量来自于室内,因此室内信号质量直接影响用户体验感知。为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数字化有源分布式小基站逐渐兴起,即将引领室内覆盖市场。根据小基站论坛的预测,2018年全球小基站将达5900万个,小基站收入将达50亿美元。小基站的发展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
其中,近几年室内数字化小基站悄然兴起,逐步取代原有的DAS系统,成为发展趋势。据悉,中国电信也已开展室内数字化小基站的集采,开始大规模部署小基站。
室内数字化小基站将是未来发展趋势
室内数字化小基站又叫室内有源系统。其出现可以替代传统DAS系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高速上网需求。
传统DAS系统为室内无源系统,主要是铜缆厂商等无源器件厂商等进行研发。主要用于提供高质量的通话能力。但是随着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发展,传统DAS系统遇到了许多瓶颈。如容量不足、不适应高频段、传输速率不够等问题。但是相对而言,室内数字化小基站则具备多方面优势。
传统DAS系统遇到了严峻的技术升级问题。因为原有系统是馈线结构,难以满足5G时代高速传输需求,难以平滑升级到5G。同时5G频段越来越高,传统DAS支持的频段最高只可以到2.5GHz。而根据工信部此前公布的5G频段范围为3300-3400MHz(原则上限室内使用)、3400-3600MHz和4800-5000MHz。“传统DAS系统的很多器件不能支持如此高的频段传输,其信号传输能力也十分有限,无法满足流量经营时代的需求。”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网络技术部无线技术总监李志军表示。
而室内数字化小基站则采用光纤和网线进行传输,能够满足未来5G的传输需求。同时基于小基站的三级架构:基站侧、hub、远端射频发射单元,可以针对5G适用的频谱升级射频单元,从而实现平滑升级到5G。随着5G时代频段不断提升,支持高频段的室内数字化小基站可以显著提高传输速率,满足人们室内高速上网需求。
“在支持多天线技术方面,DAS系统往往只支持单通道传输,少量的支持双路。而室内数字化小基站则支持MIMO传输,可以显著提升用户体验速率。”李志军表示。
80%的新建室分要数字化
中国电信认为未来室内覆盖很重要。中国电信副总经理高同庆曾表示,4G方面的主要工作是要完成4G全国深度覆盖和4G+网络全国覆盖。由此可以看出,在4G信号网络建设基本完善的情况下,未来网络深度覆盖将成为中国电信发展重点。
中国电信正在全力建设数字化室分网络,80%的新建室分要数字化。中国电信2017年也在做室内分布式小基站测试,2018年开始大规模采集和商用,采购数量多达几十万。虽然采购数量庞大,但是由于室内数字化小基站发射功率小,覆盖范围也较小,往往需要几十个小基站才可以覆盖一栋楼宇。因此此次采购的室内数字化小基站会部署在全国大部分省份的热点流量区域。
目前中国电信的小基站部署频段为2.1GHz频段为主,因为800MHz频段覆盖范围广,但是在室内环境中,带宽相对较低,因此室内数字化小基站较多部署在4G中高频段。
室内覆盖效果理想
在室内数字化小基站方面,中国电信早已开展布局,并取得了良好成果。中国电信于2015年8月1日上线天翼4G+业务,速度比4G更快,下行峰值速率可达300Mbps,拉动对小基站的部署,华为、中兴等为其提供解决方案。
中国电信打造4G+,合作华为等企业部署小基站,四川电信率先试用。四川电信是中国电信国内领先部署小基站的试点。其在成都、德阳、绵阳、南充、达州等多个地市的办公楼、医院、工业园区、政企事业单位、星级酒店、交通枢纽等重要室内场景通过华为LampSite对室内网络进行了数字化升级,截至2016年4月,四川电信在全省部署小蜂窝数量已达到6万只,预计2016年将会达到9万只。此外四川电信还希望以小蜂窝为切入口,提供更多创新的增值应用。如目前已部署的LampSite网络可以实现室内3~5米的定位精度。
中国电信则是在四川深度试用,不但部署小基站数量领先国内,并且要基于此提供更多的增值应用,构筑生态系统。中国电信未来也要在全国范围内上线4G+,且中国电信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杨峰义也表示未来要发展宏微协同异构网络,希望可以做十万成片吸热和室内吸热。
数字化室分给电信带来了实惠。中国电信2017年已在部分城市开展了相关试点工作,制定技术规范书并进行入网测试,经过测试室内传输速率可达300MHz以上(不含Wi-Fi速率)。“随着室内数字化小基站能够带来更高的体验速率,将带动用户更大的流量消费能力,为运营商带来更大的流量增长,从这个角度来看,室内数字化小基站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中国电信专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