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在智能手机逐渐普及的今天,各种烦恼也随之而来,骚扰电话、垃圾短信问题是“打不完”、灭不尽,而最近恶意电话标记以及付费取消标记等事件再次引起社会各界极大关注,如贵州公安机关咨询电话被显示标记为诈骗电话,河南省公安厅官网提供的某电话被标记为“骚扰电话”,武汉血液中心献血热线被标记为“快递送餐”等。
根据查证,目前河南、河北、广东、广西等地公安厅的电话都被标记了不实信息,有的甚至是被恶意标记为“快递电话”、“中介电话”。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来。
恶意标记 问题出在哪里
据了解,目前至少有三十款手机App可以提供电话标记服务,在用户接听来电时或者拨打电话时,这些App均能显示号码的标记信息。一些软件主动推出公司的来电显示标记,其初衷是为了方便用户识别来电的好事情。然而,这也引发了其他问题,一方面会出现恶意标注现象;另一方面这些互联网公司因为数据不完整或者数据变更,而出现“误伤”情况。
此外,由于越来越多的电话被人标记了与本身不符的信息,一些网站将收费查询标记来源作为一项生意,一些机构甚至还宣传只要花钱都可以讲号码标记消除。(据了解,所谓的手机号码标注取消服务,就是帮客户解除被360来电通、搜狗号码通、百度号码认证、阿里钱盾、触宝、电话邦、泰迪熊等多个平台标注的号码标注和认证。)
电信专家付亮告诉通信世界全媒体记者,错误标记早就存在,且有可能会一直存在下去。在付亮看来,软件标记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原因主要包括:
1、错误标记(不要指望用户不会标错);
2、标记过期(包括个人业务变了,骗子已放弃号码,号码收回后又重新投入等,这些情况下,原标记已不准确);
3、恶意标记(故意给他人号码做错误标记)。
对此,相关记者通过咨询多家网络企业,了解到号码标记和取消标记都是用户自己直接操作,任何企业平台都没有做审核。只有标记,没有审核,如此漏洞导致了诸如献血热线、举报电话等公共服务电话被错误或者恶意标记。
业内人士指出,软件app为了避免相关责任,一般都是在用户安装的时候通过用户协议或者是免责声明来提示客户。但是经法律专业人士鉴定这样是不能避免责任的,是无效的。因此,提供电话标记业务的互联网平台应该承担起主动核实的责任,尤其是涉及到个人隐私方面的信息,更是要加大审核力度。
明知是骚扰 运营商为何不拦
那么,为何被一些安全软件标记了上万次的诈骗电话还能正常使用呢?
付亮表示,软件APP类似360的口径是只要疑似都可判定为诈骗,而公安的口径是只要不能确认都不能判定为诈骗。因为360不需要为判定负责,而公安需要承担责任。电信运营商由于没有执法权,判定和公安一样严谨,这就不难理解,为何被一些安全软件标记了上万次的诈骗电话还能正常使用了,因为这些号码实际上并足以判定为诈骗,有些被骗子用于“显示”的号码,实际并不是真实的。
那么,如果明知已经是骚扰电话,运营商是不是可以直接阻止拨打或阻止使用呢?而事实并非如此,有通信业内的相关人士透露,要拦截这些骚扰电话并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没有相关的执法依据。
运营商企业所提供的服务是每个公民都享有的权利,那些骚扰电话用户本着“付费即可使用”的原则就可以随意使用。而运营商在没有接收到相关部门对该号码涉嫌违纪的关停通告情况下,没有相关的执法依据,所以各种骚扰电话即使被标记了N多次,仍然能够横行霸道出现在你的通话记录里!
因为一般网络电话都是利用IP协议会话,而通信运营商使用的是专用通道。改号软件想要改号并成功拨打到第三方的号码那里,信号在经过运营商的交换机时就完全会被识别出来了。当然,这其中要投入的人力物力也会是一笔不小的预算,所以至今都没有一个规范的管控。
专家支招 成立第三方监管平台
从政府监管层面,事实上,今年7月30日,工信部、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住建部、银保监会等十三部门决定,自2018年7月起至2019年12月底,在全国开展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
其中强调增强骚扰电话提醒和预警能力。移动智能终端制造企业应支持手机终端配备防骚扰电话能力。基础电信企业、移动转售企业、相关互联网企业应通过短信、闪信、应用软件等方式为手机提供疑似骚扰电话标注、拦截和风险防控警示服务。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应加快制定相关标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应组织电话标注企业规范标记内容,提高号码标记准确性,并及时向各行业主管部门通报。
那有什么办法减少错误标记吗?
在付亮看来,最有效的办法从来不是“标记+拦截”,而是“判定+打击”。如果判定某号码为“诈骗电话”,即使一次也没诈骗成功,也可根据拨打电话次数按“诈骗未遂”抓获诈骗犯并判刑。如果判定某号码为“推销电话”,且未经用户许可,工商管理部门和通信管理部门、电信运营商有必要建立一套机制,提醒该号码的使用者注意行为已经骚扰了用户,如骚扰次数多,且拒不改正,主管部门有权对其作出行政处罚。如果持续对违规行为做处理,那需要“标记为坏人”及“识别是错误标记”的数量就会大幅减少。
在电信专家项立刚看来,恶意标记事件的出现原因在于,监管部门事实上对于这类的恶意标记目前还没有形成足够的管理办法,互联网公司虽然提供标注的服务,却没有提供申诉的接口。
项立刚表示,目前还没有第三方机构形成统一的认定“骚扰”、“诈骗”的标准和监管政策,同时由于申诉的判定不可能交给互联网的公司,因此可由运营商联合第三方成立一个第三方监管平台。
项立刚认为,包括骚扰电话、垃圾短信、恶意标记等事件之所以会层出不穷、打不完灭不尽,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的属性,处理一个问题就会出现另一个新的问题,恶意标注就是治理骚扰电话、垃圾短信的衍生品,不可能一劳永逸的解决所有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