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70年发展大事记

责任编辑:吕萌 2019.10.01 09:38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1.   1949年10月1日,邮电部正式设立。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之际,邮电部正式设置,成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的一个组成部门。邮电部自上而下地实行“邮电合一”和集中统一的领导体制,建立了大行政区、省、地、县各级邮电机构。

2.  1951年1月3日,新中国第一项重点通信建设工程——北京国际电台的中央收信台落成。

1950年1月,邮电部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电信会议,决定在北京建立中央国际无线电台,并将该项目列为新中国第一项重点通信建设工程。在此后几年中,北京陆续新建、改建了6座大型无线电台。1951年1月3日,北京国际电台中央收信台率先落成。

1569895660332028709.jpg

1951年1月3日,北京国际电台中央收信台(编号第五电台)在大兴黄村落成

3.  1952年9月30日,我国第一套明线12路载波(J2型)电路在北京至石家庄之间开通。

1950—1952年,电信部门修复并建设架空明线线路18841杆公里,以北京为中心通达全国主要城市的有线通信网已逐渐完善;除西藏、宁夏外,首都与各省省会、直辖市间基本上已能直接或接转通话。1952年9月30日,我国第一套明线12路载波(J2型)电路在北京至石家庄之间开通。加之北京国际台各项工程的相继建成,一个涵盖有线、无线通信方式并可连接全国主要城市的通信网络基本形成。

1569895683095011589.jpg

4.  1957年4月,邮电部邮电科学研究院建立

1957年2月,邮电部从上海邮电管理局所属的电报局、无线电管理处和上海市话局等单位抽调一批工程师,在上海平江路48号了成立了邮电部上海电信研究所。同年4月,邮电部在北京成立了邮电部邮电科学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前身)。

1569895701152073964.jpg

1957年,邮电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的职工艰苦创业、劳动建院

5.  1957年9月19日,我国第一家自动电话交换设备厂建成投产

1953年8月20日,中苏两国正式签署第102225号援建自动电话交换机工厂项目的合同。该援建工厂第一厂名为“国营第738厂”,其中“7”代表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十局企业;“3”代表有线电企业;“8”为企业顺序号;第二厂名为“国营自动电话交换机厂”,后改为“国营北京有线电厂”。1957年9月19日下午1点30分,738厂开工典礼在办公楼东面广场举行。

1569895721385001147.jpg

1957年9月19日,列宁格勒红霞工厂的总工程师马尔其扬诺夫在北京有线电厂开工典礼上,向北京有线电厂厂长徐欣三赠旗

6.  1957年11月27日,新中国第一条微波通信电路——北京至保定线路建成投产。

北京—保定微波电路采用前民主德国微波通信设备,包括RVG-903系统和终端载波机TF-941,并配有三路音频载报机。该套设备频道容量24路,全部采用电子管,发信机末级功放是灯塔管、空腔谐振器,收信机本振用灯塔管、空腔谐振器,抛物面天线直径2米,馈线用同轴射频电缆。 该工程由邮电部设计院选址设计,北京无线电管理处和河北省邮电管理局负责施工、安装和运行管理。沿线设北京—周口店—徐水—保定4个微波站,其中周口店和徐水为中继站,总长120千米。

image009.jpg

北京微波站温启荣、杜宝良、李淑华等在安装调测前民主德国RVG-903设备

7.  1958年8月,我国第一台12路载波电话机试制成功

1958年8月,上海市长途电话局陈奕匡、张礼修等参考引进的苏联设备,制成“八一”型12路载波机;同年,邮电部上海器材厂何球、袁应龙、喻伯嘉、王惠琪、杨其干等研制出312-I型12路载波终端机样机。 除此以外,还有杭州的“东风”、北京的“银河”、广州的“越秀”、四川的“峨嵋”等型号先后问世。

image011.jpg

1958年8月3日,《新闻日报》刊登中国第一台12路载波电话机试制成功

8.  1958年9月29日,中国长途通信枢纽——北京电报大楼落成。

1952年,北京电信局提出建设北京电报大楼的申请;1956年4月21日,北京电报大楼破土动工;1958年9月21日,电报大楼落成;9月29日,举行了隆重的电报大楼落成典礼。

1569895793188017280.jpg

1958年电报大楼落成典礼大会

9.   1959年8月,我国第一部纵横制局用自动电话交换机研制成功。

1959年8月,我国第一部纵横制局用自动电话交换机研制成功, 并命名为SAA型。1959年12月16日,在吴淞电话分局正式开通试验局,容量为1000门,割接用户450户。

1569895810848030035.jpg

1958年,由上海电信研究所、上海市内电话局和上海自动电话厂共同研制的我国第一台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

10.  1970年4月,出色完成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的通信保障工作。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这颗卫星地面测控系统的研制被命名为“701工程”。遵照中央的统一部署,邮电部在其中承担了三项任务:一是组建发射基地、测控中心、地面跟踪观测台站之间的指挥通信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的数据通信系统;二是工程所需通信设备、数据通信设备、指挥调度控制中心设备的研制和生产;三是工程统一勤务系统标准均匀时间授时广播任务。

1569895837268092124.jpg

1970年,为我国人造地球卫星发播标准时号的上海真如电台机房

11.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期间我国首次使用卫星通信。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抵达北京。为迎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周恩来总理指示邮电部门在北京和上海租用美方卫星地面站,开通中美间卫星通信,这是中国第一次使用卫星通信。

1569895852064027626.jpg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北京长途电信局租用的第一座卫星通信地球站

image021.jpg

1972年2月,美制10米天线移动式卫星通信地球站在上海虹桥机场安装完毕,满足了尼克松总统访华的通信需求

12.     1972年5月29日,国际电信联盟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

1972年5月29日,国际电信联盟第27届行政理事会正式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该组织的合法席位,并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的唯一合法代表。自此,中国通信业重回国际大家庭中。

1569895888969058861.jpg

1973年,在恢复国际电联合法席位后,中国政府代表团第一次出席国际电联理事会,图为代表团合影

13.     1976年7月1日,历经二十余载 北京长话大楼竣工投产

1955年,北京电信局成立长话大楼筹建小组。1976年7月1日,位于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97号的北京长话大楼竣工投产,成为北京长途通信发展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image025.jpg

1976年7月建成的我国长途通信枢纽——北京长途电话大楼

14.     1980年6月20日,国家批准收取电话初装费,解决市话建设资金困局

邮电部与财政部、国家物价总局多次研究,并征得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同意,于1980年6月20日以(1980)邮电字576号、(1980)财企字223号、(1980)价字146号下发《关于对市内电话新装用户收取初装费的联合通知》,以此对收取市话初装费的标准和办法做出明确规定。

image027.jpg

1980年6月,邮电部、财政部、国家物价总局下发《关于对市内电话新装用户收取初装费的联合通知》

15.  1982年11月27日,福州在全国率先开通数字万门程控电话系统

1979年12月13日,福建省邮电管理局向邮电部提交了《关于福州引进程控电子交换机初步工作计划的报告》。经过近一年的谈判,1980年12月24日福建省邮电管理局与富士通株式会社签订了引进FETEX-150程控交换机系统的合同。1982年11月27日零点,福州成功地在全国率先开通世界上最先进的全数字万门程控电话系统,机房面积及耗电量仅为原先的1/10和1/3,用户直拨国际长途的时间仅需20秒至30秒。

image029.jpg

福建省邮电管理局在福州引进全国第一套万门程控电话签字仪式

16.   1982年12月,我国首个光纤通信实用工程——武汉“八二工程”开通

1982年,武汉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实用化国产光纤通信市话工程——8Mb/s光缆市话跨江通信工程(俗称“八二工程”)正式开通,这是我国光纤通信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标志着我国自主开发的光纤通信技术已由基本技术的准备阶段,发展到实用化、定型生产和应用推广阶段。

1569895978850088357.jpg

“八二工程”中武汉市电信局敷设的第一条过江光缆

17.  1983年9月16日,上海开通了我国第一个无线寻呼系统,开启个人即时通信时代。

1982年7月1日,上海市邮电管理局与香港星光传呼机公司签订协议,在上海建立无线控制中心,星光公司无偿提供发信机和传呼器。1983年9月16日,无线控制中心建成后用150 MHz频段开通了我国第一个模拟寻呼系统,该套设备免费提供给9月18日—10月1日在上海举办的第五届全运会试用,30位全运会的工作人员成了中国寻呼机历史上的第一批用户。

image033_meitu_1.jpg

1984年1月,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处对公众开放无线寻呼业务,建立了长乐台

18.  1987年11月18日,中国内地第一个公众移动电话系统在广州建成并投入商用。

1980年,邮电部第一研究所和上海无线电二厂共同研制出150兆赫8个信道小容量单站式移动电话系统,为我国移动电话公众网建设迈出了第一步。而位于中国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邮电管理局,以第六届全国运动会为而契机,于1987年11月18日开通了中国第一个TACS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开中国公众移动电话事业之先河。

1569896023872066865.jpg

1987年11月18日,广州率先在内地开通移动电话系统,时任邮电部部长杨泰芳参加开通仪式

19.   1991年12月,我国自主开发的“04机”研制成功

1991年12月,“04机”通过部级科技成果鉴定。“04机”是HJD04型程控数字交换机的简称,它是由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与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合作开成的一种大中容量程控数字交换机。该机不仅技术先进,获得了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而且开启了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目标的产业化新模式,带动了国产程控交换机生产厂商的群体性突破。

1569896050445004615.jpg

北京有线电厂(国营第738厂)与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合资联营生产的HDJ04型大中容量局用数字程控电话交换机

20.   1993年9月1日,第一个覆盖全国的分组交换网——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CHINAPAC)开通

1992年,邮电部决建设覆盖全国的分组交换网——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CHINAPAC)。1993年9月1日,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开始试运行。1994年1月1日,工程正式通过最终验收。

image039_meitu_2.jpg

1993年9月,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开通,图为上海的分组交换数据通信系统

21.  1993年9月19日,我国第一个数字移动电话GSM网在浙江省嘉兴市开通

1992年,邮电部批准在浙江嘉兴建设GSM试验网。1993年9月19日,我国第一个数字移动电话通信网在浙江省嘉兴市开通。1994年10月,我国首个省级数字移动通信网在广东省开通,容量为5万门。

image041.jpg

1993年9月19日,嘉兴数字移动电话GSM系统开通典礼现场

22.   1994年7月19日,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成立。

1994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由电子部牵头,联合电力、铁道等部门共同组建了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亿元。

image043_meitu_4.jpg

1994年7月19日,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成立大会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

23.  1997年8月,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全部实现电话程控化。

1997年8月,随着四川凉山普格县城开通程控电话,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全部实现电话程控化。

1569896562505054608.jpg

1997年8月,四川凉山普格县城开通程控电话

24.  1997年10月22日、23日,中国电信(香港)公司在纽约、香港成功上市

1995年4月27日,根据国务院“三定”方案和实施政企分开的相关精神,电信总局正式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进行了企业法人注册登记,经核准的名称为:中国邮电电信总局,简称:中国电信(CHINA TELECOM)。

1997年9月17日,根据我国加入WTO的部署和要求,国务院证券委员会批复邮电部,同意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及海外发行股票并上市。1997年10月22日、23日,中国电信(香港)公司在纽约、香港成功上市,从而揭开了中国电信企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序幕。

image047_meitu_5.jpg

1997年10月,中国电信(香港)公司上市成功

25.  1998年3月,信息产业部成立,邮电分营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1998年3月,在第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方案,改变原来政府机构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政企不分的体制,实行政企分开的改革。在原邮电部和电子工业部的基础上组建信息产业部,新组建的信息产业部实行全国的邮电分营工作,分营后出来的中国邮政也开始以国家邮政局的名称正式挂牌。

image049_meitu_6.jpg

1998年3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正式挂牌成立

image051_meitu_7.jpg

1998年4月28日,国家邮政局正式挂牌。自4月30日起,在全国组织实施邮电分营工作

26.  1998年12月31日,“八纵八横”光缆干线网络提前两年建成。

从1991年1月宁汉光缆正式通过工程验收,至1998年12月最后一项工程广昆成干线光缆打通,总长达7万多公里,覆盖神州大地的“八纵八横”光缆干线网络提前两年建成。“八纵八横”干线光缆网覆盖了我国全部省、市、自治区(除港、澳、台外)首府和所有地、市以及大部分县(市),构建了全国范围内的光纤通信网络,提高了网络的传输速率和传输质量,有力的推动了通信领域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image053_meitu_8.jpg

西兰乌光缆干线开通

27.     2000年5月16日,中国移动揭牌成立。

2000年4月20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正式成立,成为独立经营的国有特大型企业。5月16日,新组建成立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在京揭牌。同月,中国邮电电信总局(简称“中国电信”)正式更名为“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image057_meitu_11.jpg

2000年5月,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成立

28.     2000年5月,我国提出的TD-SCDMA被国际电联确认为3G标准之一

2000年5月,在伊斯坦布尔召开的ITU-R全会上,国际电联正式宣布包括中国的TD-SCDMA等在内的3G标准成为国际标准。2001年3月16日,TD-SCDMA又被产业标准化组织3GPP接纳,成为3GPP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使TD-SCDMA真正成为全球可商用的标准。

image059_meitu_12.jpg

首次试用TD-SCDMA手机拨打国际长途电话

29.    2000年9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颁布实施。

2000年9月20日,国务院召开第3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草案)》。9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正式发布实施。这是我国电信业第一部综合性的行政法规,它结束了我国电信业基本无法可依的历史,标志着我国电信业进入了依法监管的新时期。

image061.jpg

《电信条例》颁布

30.   2001年11月,电信业第二次重组,中国电信南北分拆

2001年11月,国务院批准了信息产业部成立后的第二次《电信体制改革方案》,即南北“横向拆分”改革方案。中国电信北方10个省的电信公司并入“新网通”;南方20省的电信公司保留和继承“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名称与品牌等无形资产,组成新的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简称“新电信”)。2002年5月,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正式成立。此次改革后,中国电信产业形成了由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和中国铁通以及中国卫通“5+1”的产业格局。

image063.jpg

2002年5月16日,根据国务院《电信体制改革方案》,重组后的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和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成立

image065.jpg

2002年5月,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启用新标识(右)取代了原标识(左)

31.    2002年12月,我国电话用户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

1979年,全国电话用户达203万。自1984年起,我国通信业开始以高于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飞速发展。到1992年,电话用户突破1000万户;1998年,突破1亿户大关;2000年9月,全国电话用户增长至2亿,我国电话用户规模位居世界第二。2002年,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电话用户总数达4.2亿户,跃居世界第一位。

32.  2008年3月15日,信息产业部合并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简称工信部),6月29日,工信部正式挂牌。


1569897177837089268.jpg

2008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挂牌

33. 2008年5月23日,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5月25日,中国卫通的基础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10月15日,中国网通与中国联通正式合并,并正式统一更名为中国联通。

34. 2009年1月7日,我国发放3张第三代移动通信经营牌照

2008年12月31日,国务院同意启动3G牌照发放工作。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批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增加基于TD-SCDMA技术制式的第三代移动通信(3G)业务经营许可,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增加基于CDMA2000技术制式的3G业务经营许可,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增加基于WCDMA技术制式的3G业务经营许可。

35.   2012年TD-LTE-Advanced成为4G国际标准。

日内瓦时间2012年1月18日下午5点,在2012年无线电通信全会全体会议上LTE-Advanced和WirelessMAN-Advanced(802.16m)技术规范通过审议,正式被确立为4G(IMT-Advanced国际标准,我国主导制定的TD-LTE-Advanced同时成为4G国际标准,标志着我国在移动通信标准制定领域再次走到了世界前列,为TD-LTE产业的后续发展及国际化提供了重要基础。

image070.jpg

中国代表团出席2012年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开幕式

36.   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向三大运营商发放TD-LTE牌照,中国正式进入4G时代

2013年12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和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颁发“LTE/第四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TD-LTE)”经营许可。

37.  2017年9月1日,取消国内手机长途和漫游费。

2017年9月1日起,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全面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不含港澳台)。

38.  2017年9月29日,世界上首条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京沪干线”建成。

2017年9月29日,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正式开通,实现了连接北京、上海,贯穿济南和合肥全长2000余公里的量子通信骨干网络,而量子通信“京沪干线”全线路密钥率大于20kbit/s,可满足上万用户的密钥分发业务需求。

image072.jpg

世界首条量子通信干线“京沪干线”

39.   2019年6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四家企业颁发5G牌照

依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申请,工业和信息化部经履行法定程序,于2019年6月6日向四家企业颁发了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批准四家企业经营“第五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

image074.jpg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