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商业案例成功落地,中国移动5G+IoT打造赋能新模式

作者:蒋雅丽 责任编辑:吕萌 2019.11.22 07:35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近年来,我国加大对NB-IoT、5G等的基础设施投资,促使物联网向传统行业的渗透率持续提高,物联网应用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加速融合下产业规模逐渐扩大突破万亿,并持续走向了规模化应用的深水区。

市场前景一片广阔,但盈利者寥寥的状况仍在继续。大多数物联网商业模式处于“复制”互联网商业模式阶段,导致成功商业案例匮乏。因此,推进物联网应用落地,共同打造物联网新生态极为重要。

提升物联网服务支撑质量成“正解”

“5G快速发展,产业生态将成,提升物联网服务支撑质量是关键。”11月15日,在中国移动物联网联盟产业生态峰会上,中国移动副总裁赵大春表示,为推动5G与物联网融合发展,中国移动持续做大连接规模,构建了“云、网、边、端”一体化物联网支撑服务能力。

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总经理乔辉介绍,中国移动将提供更多新的服务能力。首先是OneLink平台5G切片服务能力和DCP平台服务能力。在不断提升5G网络覆盖率的基础上,中国移动通过OneLink平台进一步融合5G切片能力,针对行业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积极打造OneLink切片商城,实现切片设计到切片分析和运营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用户可根据需求进行切片自定义订购。

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合作伙伴全球化需求,中国移动与爱立信公司密切合作,推出了 “中国移动DCP平台”。该平台可实现中国移动与全球其他运营商快速对接,为合作伙伴提供优质的全球化物联网支撑服务。

其次是OneNET平台新能力。“经过5年的磨砺,OneNET平台已迭代至4.0版本,并结合5G应用需求,打造了设备接入、应用使能、大数据分析、视频、人工智能、5G+云切片等能力,同时提供设备管理、消息队列、远程升级、智能语音等多样化的物联网增值服务。”乔辉表示,OneNET是物联网智慧平台,中国移动正积极推动5G与平台的融合,增强平台服务能力,赋能5G应用。一是以边缘计算、AI等能力为客户提供低时延服务以及本地化的数据智能处理;二是丰富视频能力及海量数据吞吐处理能力,让5G+高带宽流量场景更快落地;三是优化MQTT接入及数据分析能力,保障5G+大连接的稳定性及数据辨识度;四是结合行业需求特点,融合5G网络切片,全面赋能垂直行业应用。

信息安全是物联网发展一大“关卡”

“物联网连接量呈现爆发式增长,信息安全已成为物联网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乔辉介绍,在中国移动OneNET4.0中,新增云盾(物联网安全任务服务能力)是将SE-SIM安全芯片及物联网安全认证平台整合,为物联网设备与第三方业务应用平台提供符合多种国密算法及国际算法的数据加解密、签名验签等服务,提供安全设备管理、密钥管理等服务。

对此,中国移动集团信息安全管理与运行中心总经理张滨表示,物联网是互联网向真实世界的全面延伸,为社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安全风险和挑战,需要产业链各方合作开展安全标准研究和防护实践,将安全要求落实到业务全生命周期各个环节上。

在会上,物联网安全创新实验室发布了《物联网终端安全白皮书》,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移动研究院、江苏移动和中移物联网联合成立的物联网安全创新实验室,将继续集产业链上相关合作伙伴之力,以物联网卡安全管理为切入点,做好物联网终端安全管理相关工作,“以卡促端”增加物联网终端安全能力。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