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在“新基建”具体含义和内容得到了发改委明确之后,如何推进“新基建”发展,备受社会各方关注。发改委表示,将联合相关部门,深化研究、强化统筹、完善制度,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包括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政策环境、抓好项目建设、做好统筹协调。
其中,5G建设成为重点。发改委表示,应加快推动5G网络部署,促进光纤宽带网络的优化升级,加快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稳步推进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智能+”升级。同时,超前部署创新基础设施。因此,运营商如何加快5G建设步伐成为重点。
4月17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专家座谈会召开。作为行业巨擘,中国移动的行动往往是“风向标”,也引领行业发展方向。在会上,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表示,中国移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工信部的领导下,坚持把加快5G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并对于“新基建”的发展提出4点建议。
四大建议加速“新基建”进程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是一个持续完善的过程,目前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对此,杨杰表示,比如5G建设运营成本偏高、5G商业模式需要不断探索,面向各行各业的5G应用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同时当前疫情防控措施对5G建设有一定影响;一线城市等热点区域受用地、用电等政策影响,数据中心建设审批流程较长;中小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改造融合的需求暂时受到影响等。
在大背景下,如何加快推进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杨杰提出4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大对产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指导,通过设立国家级专项基金、实施重大项目、鼓励国产化应用等,引导产业各方尽快弥补我国核心技术短板。
二是加强行业、企业与通信企业的合作,推动5G技术与行业标准深度融合,开展跨产业、跨领域的联合应用创新。
三是加强高校科研院所和基础电信企业合作,加快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共建联合实室等协同创新平台,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四是协调相关部委,在5G基站入场协调,电费、铁塔服务费优惠等方面提供相应支持,包括税收减免、数据中心用地用电保障、建设审批、能耗指标要求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更好发挥5G等数字基础设施的规模效应和带动作用。
当行业的“扁担”
也当科技创新“国家队”
信息技术已经由过去的单点突破进入到协同推进、群体性演进的爆发期,5G与AICDE、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形成的技术群,正在加快推动5G等数字基础设施成为社会信息流动的主动脉、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数字社会建设的新基石。杨杰表示,在促进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人民数字美好生活需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杨杰表示,中国移动“5G+”计划实施以来,5G网络建设与应用发展成效显著。
一是推进5G+4G协同发展。高质量、高效率打造覆盖全国、技术先进、品质优良的5G网络,2019年建设开通5万个5G基站,在全国50个城市提供5G商用服务。今年,中国移动进一步加大5G建设力度,5G基站建设开通量将累计超过30万个,在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提供5G商用服务。目前,已进行了5G无线主设备招标和SA核心网招标,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二是推进5G+AICDE融合创新。中国移动加快构建以5G为中心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构建更多新能力、催生更多新业态,围绕工业互联网、工业制造、教育、医疗、政务等行业领域加强融合创新。同时,加强数据中心建设,规划形成“3+3+X”数据中心布局。
三是推进5G+Ecology生态共建。杨杰表示,5G不是基础电信企业一家的事,5G生态构建是5G发展的重要环节。中国移动正积极构建资源共享、生态共生、互利共赢、融通发展的5G新生态,共同推动我国5G产业加速发展。
目前,中国移动已经成立5G终端先行者产业联盟和全球5G联合创新中心,聚合1900多家合作伙伴,在5G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化交流合作;设立了总规模300亿元的5G联创产业基金,首期募资已到位。
四是推进5G+X应用延展。中国移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面向2C、2H领域,推出5G消息(RCS)、4K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等50余项特色业务,推广影音娱乐、入户安防等一体化智慧家庭解决方案。
面向2B,聚焦14个领域打造100个示范应用,助力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特别是在当前创新支撑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方面,推出个人健康码、企业复工码、智能防疫监控等多项5G解决方案。
此外,中国移动积极发挥基础电信企业“扁担效应”和科技创新“国家队”作用,联合产业链持续加大5G芯片、网络安全、国际标准等研究,不断加大和提升我国在5G领域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