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2020年是5G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蓬勃发展的一年。商用一年来,全球已部署110多张5G商用网络,服务超过2亿用户;全球5G手机的出货占比超过60%,发展的速度前所未有。“5G发展十分迅速,可以说是开场即‘高潮’,这也是ICT行业共同努力的结果。”华为常务董事、产品投资评审委员会主任汪涛在2020全球移动宽带论坛(MBBF)上表示。
“站在今天看明天。随着5G的飞速发展,与日俱增的行业需求也在推动5G向更高阶段演进。”汪涛认为,“5G在快速规模商用的过程中,不仅加速万物互联,还将在空间、时间、规模等多维度上持续发展,提供更丰富的联接类型、更高的联接质量,将人类社会带入新的万物智联时代。”
持续增强应用场景,共同定义5.5G
“5G的发展是个持续的过程,网络能力仍需持续演进。”汪涛进一步解释道,“移动通信技术10年一迭代,其强大的生命力来源于持续演进——2G到3G过程中有GPRS/EDGE,3G到4G有HSPA/HSPA+,4G到5G有4.5G NB-IoT,5G到2030年甚至2040年都将是主流技术,因此还需持续演进,不断提升能力、增强应用场景。这也是华为提出5.5G的初衷。”
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5G在赋能千行百业的同时,也被产业界驱动着持续向前演进。“我们还未真正实现‘天涯若比邻’,5G网络还有很大改进空间,这也是5.5G的发展方向。”汪涛表示,比如,随着行业数字化的加速,5G+AI机器视觉等工业物联场景对网络的宽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行千兆容量成为普遍需求。另外,未来XR-Pro等新业务对网络提出了双向Gbit/s+5ms时延和交互能力要求,因此需要宽带实时交互的网络能力,加速XR Pro业务的普及和应用。与此同时,随着智能社会的发展,自动驾驶和无人机正在发展的起步阶段,如果无线网络能够在现有基础上内生出定位感知的新能力,自动驾驶和无人机就可以依托这些能力拓展出更多应用场景,真正走向商用成功,而无线通信也将拓展出更多的商业空间。
“面向不同的行业需求,5G需要在上行超宽带、宽带实时交互和定位感知新能力上进行增强。”汪涛表示,同时此呼吁产业共同定义5.5G,探讨未来产业方向。
华为认为:5.5G将在5G定义的eMBB、uRLLC、 mMTC(如REDCAP)的3个场景持续增强,同时针对上行超宽带、宽带实时交互和定位感知新能力的需求新增三大场景——UCBC(上行为中心的通信)、RTBC(宽带实时交互)、HCS(通信感知融合)。
具体来看,UCBC是以上行应用为中心,大幅增强机器视觉、HD视频回传以及AI大数据上传的能力,让蜂窝网络成为智能世界的坚实基座;RTBC面向XR-Pro以及全息实时交互类业务的泛在部署,蜂窝网络将提供无处不在的宽带实时交互能力;HCS面向物联网的全面升级,引入高精度定位感知能力,将蜂窝网络的应用扩展V2X、无人机和工业物联网定位等场景。
“在原来5G三大应用场景的基础上,5.5G新增了‘3个边’,打造成更为丰富的‘六边形’, 从支撑万物互联到使能万物智联,这就是5.5G愿景的核心内容。”汪涛强调,“5.5G是5G的平滑演进,既后向兼容5G的所有终端,同时又将吸收业界一切技术创新成果,大幅提升网络能力,和5G一道完成改变社会的使命。华为期待协同产业各方在3GPP R18版本开始共同定义5.5G。”
多维入手,共创万物智联
5.5G从概念到成熟落地,需要产业各方在3GPP的框架下开展工作,扩展5G应用,在通信行业之外的垂直行业领域协同,让5G更好的变现,使能全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愿景。
具体来看,在频谱方面需要重构Sub100GHz频谱使用模式。众所周知,不同类型频谱的特点也不同,譬如FDD对称频谱具备低时延优势,TDD频谱有大带宽优势,而毫米波则可以实现超大带宽和低时延。当前,无线频谱多载波聚合后延续了上、下行对称绑定的使用方式,已经无法达成全频谱走向5G之后的频谱最大化使用的目标。
“过去我们通过上下行解耦,使用低频段扩展了5G C-band的覆盖,利用TDD和FDD的协同提升了上行的容量,未来我们期望能实现全频段上下行解耦,全频段按需灵活聚合,重构Sub100GHz频谱使用模式,最大化频谱价值。”汪涛如是说。
面向个人业务,共同定义XR MOS,建立E2E跨层优化机制,助力产业繁荣。从移动通信的际代迭代中可以发现,每一代主流业务都有相应MOS标准的定义,而这有助于产业各方统一目标,打造更好业务体验。在2G时代,语音是主要业务,语音MOS被视为衡量语音业务的标准。4G时代,确定了视频业务的vMOS标准,通过视频质量、视频加载时间和卡顿等指标来评估用户体验。“面向XR Pro业务,华为建议共同定义XR MOS,综合分析业务层、网络层、终端的端到端网络速率、时延、交互时延、抖动等指标对XR类业务的体验的影响,同时在无线网络侧定义新维度网络能力,衡量一定保障时延下的体验速率。内容提供商、运营商、终端厂商需要的端到端协同,打造沉浸式强交互体验,让XR类业务全民普及。”汪涛如此表示。
面向行业领域,尤其面向行业的四大类物联场景(窄带物联、宽带物联、工业物联、Vehicle物联),5.5G将全面增强蜂窝物联能力,协同运营商更好深入行业。在论坛上,汪涛建议可以从四方面入手。一是要实现上行千兆增强,上、下行的用户体验速率相比5G都要有10倍以上的提升,使能AI机器视觉等更多海量数据上云。二是定义更多样化的终端类型,推进REDCAP等更多中速率模组适配差异化行业终端设备。三是在工业物联场景,将网络的可靠性时延能力提升到“5个9”,满足运动控制、云化PLC场景的要求。四是新增厘米级的高精度感知/定位能力。
5.5G将充分利用大带宽、多天线等在空间精度和时延上的天然优势,结合一切创新成果,不断丰富蜂窝网络的能力,使能更多场景。此外,5G时代运营商的频段数量、终端类型、业务类型、客户类型都会远高于之前的任何一个制式。+AI,可以让5G联接更具智能,5.5G需要与AI全面融合。同时也要意识到,新的技术演进离不开全行业协作,华为表示,愿与全行业统一协作,共同繁荣5.5G的产业生态,用好100GHz以下频谱,提供多样化的网络能力和终端,协同云、AI等,孵化更多新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