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发达国家陷入断网泥潭,保持开放多元市场才能更好应对

责任编辑:刘婷宜 2020.12.14 13:54 来源:厂商供稿

多个发达国家陷入断网泥潭,保持开放多元市场才能更好应对

近期,国外发生多起断网事件,11月底,德国沃达丰出现持续超3小时的大面积断网,超10万手机用户无线接入网络。12月1日,瑞典有运营商断网半小时,影响超过20万人……

当今社会,网络已和阳光、食物一样重要,如果网络连接突然中断或变差,人们生活将会受到巨大影响——手机无法打电话,看新闻、玩游戏、看视频等都将离我们远去。

特别在今年全球疫情蔓延的情况下,线上办公、线上学习已成为常态。据海外某咨询公司数据显示,全球流量因疫情比平时增加40%到70%。如今断网危害甚大,尤其是各行各业断网对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甚至民众生命安全,都会带来巨大冲击和隐患。

但不幸的是,欧美一些运营商“断网大戏”在不断上演。不论是所谓科技“灯塔国”的美国,还是网络基础设施领先的发达国家英国、德国、日本等,时有网络中断情况发生。

在4G、5G、光纤通信等网络技术走向成熟、创新技术不断涌现的背景下,为何还会屡次发生这些让运营商难堪的网络“事故”?

1607925292266049169.png

断网大戏在全球不断上演

今年来全球断网事件时有发生。据相关数据,2014年到2019年间,欧洲断网事件稳定在150起到170起之间。其中2019年欧洲发生的断网事件就有153起。

比如,英国近年发生了多起断网事件,2018年12月,包括O2在内的大多数移动运营商出现了断网事故,主要是因为其网络上运行的某北欧国家设备商的软件证书过期。这次事故导致英国3200万用户手机信号完全中断,断网持续了35个小时——不知道耽误了多少企业和用户工作与生活,造成损失不少。

2020年3月,英国居民由于疫情影响,几乎都采用在线办公、在线学习。但就在这关键时刻,英国某运营商因为服务器故障出现断网,造成6000多万用户无法打电话、发短信及上网等。此次断网持续超过12小时。对于本次断网的原因,据报道是由于网络拥塞造成的网络瘫痪。

英国运营商似乎没有吸取教训。就在该事件后的8月,英国沃达丰超过10万用户无法访问4G互联网且无法拨打电话的问题,断网持续了3个小时。据外媒Downdetector报道,当时沃达丰服务有近3000份投诉报告。

除了英国外,欧洲第一强国德国也经常出现断网问题。比如,2016年11月,德国遭受了一次大范围的网络故障。在本次故障中,大约有2000万固网用户出现网络访问受限问题,断网持续了24小时以上。其背后的原因则是路由设备的维护界面被暴露在互联网上,同时互联网上也发生了针对性的网络攻击。

就在2020年11月,德国再次遭遇了大面积断网事故。据悉,11月24日,沃达丰在德国的移动通信网络由于控制设备故障,导致超过3个小时的大面积断网事故,事故影响了包括柏林、汉堡、慕尼黑、科隆、法兰克福等城市。据估计,本次断网造成超100万用户出现无法接入无线网络的问题。

此外,2020年5月,捷克Vodafone出现的断网事故,造成该运营商在捷克全国所有业务中断,用户手机无法上网,语音业务无法正常运行。本次断网持续3个小时,约100万人受到影响。

而一直自称网络领先的美国,也出现好几次带来重大损失的断网。比如2018年12月,美国发生断网事故,波及37个州,持续时间长达32小时。此次断网还造成华盛顿等地区911紧急呼叫服务中断。

甚至在如今的2020年12月,瑞典也出现了断网事故,断网持续半个小时,约20万用户受到影响。

断网不只影响打电话、看视频

也许有人认为,断网短短几个小时,也许不会带来太大影响。人们大不了不上网、不打电话、不看视频就可以了。其实不然,网络已经成为各行业基础中的基础,断网带来的影响超乎想象,不止是经济损失,甚至危及人们生命安全。

比如,前面提及的美国断网后,就影响了华盛顿等地区911紧急呼叫服务中断。试想一下,如果在此期间发生了抢劫案件,或交通事故,那么人们又该如何及时联系警局或医院呢?

据《2019年全球互联网关闭成本报告》显示,2019年全年,因为网络问题,互联网关闭次数刷新历史新高,受各类重大事件影响共计关闭122次,累计关闭互联网时长超18000小时,全球范围内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80.5亿美元。

另据Statista的数据,持续24小时的美国全境断网将给美国经济造成72.9亿美元损失。如果英国断网持续24小时,会带来22.6亿美元损失。

断网事故频发的原因何在?

断网事故为何在全球多国不断上演?笔者通过梳理上述断网事故发生的原因,发现原因有多个,比如设备故障、软件故障、误操作、网络拥塞等,其他还有断电、割接等导致。

欧洲多次分析了断网原因。欧洲通信管理局发布数据显示,欧洲断网事故约有41%来自网络故障,其中系统故障占比最高,几乎占据用户损失小时数的一半,约占网络故障的56%。

在占比最高的系统性故障中,约有60%的故障与技术问题相关,也就是说导致系统性故障的主要来自硬件和软件类故障。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智能手机普及和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下,相比于此前固网故障影响很大,网络故障对移动网络带来的影响比重日益增加。

笔者发现,其中比较致命的原因,是核心网软件或硬件出现故障。比如,英国2018年底和2020年8月发生的两起重大断网事故,均与核心网故障有关。此外,今年11月德国发生的2G/3G/4G业务断网事故,就是由于沃达丰部署在慕尼黑、法兰克福和柏林的核心网控制设备(HLS/HSS)故障引起。

要知道,核心网是移动网络的大脑,人的大脑出现问题,人的身体会不受控制,或者瘫痪昏迷?

网络出现故障断网不可避免,但如何尽可能减少,如何快速定位解决?笔者认为,这需要全球通信设备厂商在设备硬件性能及维护方式上下大功夫。

比如,打造高可靠的软硬件解决方案,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基于AI等技术提升设备检测手段,将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下;借助AI、大数据等能力,提前发现热点地区对数据流量的需求,提前对网路进行扩容,可有效避免网络拥塞问题。

此外,运营商通过应用AI技术,能够基于历史数据预测业务和网络性能的变化趋势。在发现网络或业务性能可能出现恶化趋势时,快速对问题定位定界,并协同网元对网络进行自动优化。这些手段都能很好的避免系统性故障及技术问题导致的断网事件发生。

当然,这些强大创新的方案,需要多个通信设备厂商投入重金研发打造,需要各方开放合作积极探索。

然而目前在通信领域,因为个别国家或组织的发展受到政治影响,少数组织为了使其在技术上保持霸权,通过技术脱钩,分立阵营,使得电信设备市场的良性创新竞争逐渐消失,国家之间由开放合作逐步倒退为封闭保守。特别是去年以来,美国以信息安全为借口,大肆推行所谓的“清洁网络”,限制科技创新企业,导致市场出现竞争减弱,减缓一些设备厂商技术创新和升级动力。

观察:政治无法解决宕机问题,也不能解决技术问题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不够可靠的软硬件方案以及不够智能的运营运维系统,是全球断网大戏不断上演的主要原因。怎么办?仅仅靠运营商自身加强流程管理,很难解决。经验再丰富的老司机,也没办法阻挡一辆落后汽车出现故障。

笔者认为,只有激烈且良性的市场竞争,提供多样化的创新技术,才能让高可靠设备层出不穷,让电信运营商网络运营管理水平大幅度提升,减少全球不断上演的断网大戏,并将断网损失降到最低。

可悲的是,我们看到某些国家给技术发展套上政治的枷锁,以安全为借口阻挠他国先进技术应用。

世人皆清楚,政治根本就无法解决目前全球各国所面临的断网问题。因此,在笔者看来,任何使用政治手段试图解决技术难题的行为,都是别有目的,都是徒劳的。唯有让技术问题回归技术本身,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特别是对目前还处于疫情中的各国,需要靠高品质网络满足企业和大量用户的线上办公、学习等需求。

在疫情结束后,各国也需要强大的网络作为经济复苏的强心剂。要知道,据相关数据,未来十年仅仅5G就将为全球经济创造额外的1.4万亿美元GDP增长,让运营商获得新增长。

这些政府、企业以及人民的需求,都依赖强大网络作为支撑。此时,各国政府与企业,更应该从本国实际、本国人民利益出发,引入多元创新企业带来良性竞争,打造体验更佳、更稳定的网络基础设施,让更好的技术为自己的数字经济发展服务。

倘若本末倒置,放弃用户需求而优先满足他国政治需求,那这些国家或运营商将沦为他国政客手中的一颗棋子,遭受更多断网损失,将被消费者唾弃。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