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电参与建设的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在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王禹蓉 2021.08.06 10:53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2020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应用前景举行第24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工程技术研发,培育量子通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量子科技国际竞争制高点,构筑发展新优势”。

国家在量子通信产业上早就开始谋篇布局, 2013年7月,在没有任何国际先例可循的情况下,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立项,全球首个远距离 “量子‘京沪’干线” 建设项目正式启动,连接北京、上海,贯穿济南、合肥、无锡等地,可为沿线城市间的金融机构、政府及国家安全部门提供高速、高安全等级的信息传输保障。

中国广电旗下中国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是“京沪干线”项目的重要合作单位,依托中国有线运营的国家广电光缆干线网,为“京沪干线”提供了全长2000多公里的光纤线路、32个节点的机房服务等通信基础资源,以及北京、上海、无锡等地的城域光纤网络资源。

1628218455800095205.png

“京沪干线”路由图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副主任张士煜在《金融电子化》上发表署名文章——《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在支付系统中的应用实践》,对“量子‘京沪’干线”在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系统中的作用进行了描述。文章指出,基于支付系统加解密需求,清算总中心提出了一种新的量子密钥使用场景:将量子密钥用于业务系统应用层加解密。为了实现该场景的落地,清算总中心开发并建设了量子密钥分发系统。该系统由量子基础设施和量子密钥管理系统两部分组成。量子基础设施部署于北京、上海和无锡三地数据中心,通过量子专用网络(量子“京沪”干线+本地量子城域网)互联,采用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实现了三地数据中心间量子密钥的生成,产生的量子密钥被上层量子密钥管理系统调用。

未来,中国广电将继续发挥全国一网整合后的规模化优势和“有线+5G”传输覆盖优势,积极参与“京沪干线”和国家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等各类国家级战略性基础项目建设,为更多的政用、军用、商用、民用信息化项目做好支撑服务。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