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空中俯瞰地球,昇腾AI助力“卫星”开口说话

责任编辑:甄清岚 2023.06.30 16:34 来源:通信世界网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人工智能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技术、先导产业以及赋能引擎,为各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核心驱动力。6月26日-27日,以“算力赋能,智赋青岛”为主题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媒体探营青岛站顺利举行。本次探营来到了昇腾AI生态最早的一批参与者和共建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

1688114105312010510.png

北航青岛空天技术应用研究院执行院长/青岛空天行者科技有限公司CEO姚黎帆介绍到,卫星与地面通信的带宽有限,导致卫星从太空中拍摄的遥感影像(单幅可达数GB)很难快速传回地面,近年来随着AI技术的发展,AI技术被认为是最适合对遥感影像进行关键要素提取的方式之一,然而AI运算需要大量的算力支撑,传统的卫星星载计算机不能满足要求。星载实时计算系统采用华为Atlas 200 AI 加速模块,实现自主创新,极大保障项目安全、可靠、高效的交付能力。

■通用性强,实现一机多用

目前,我国很多星载计算机的各模块接口都是进行专门设计,导致适应性差,难以持续维护。同时,内外接口标准不一,无法重复利用,造成开发效率低、周期长、资源浪费等问题。基于多年卫星领域研究基础,星载实时计算系统提供可满足星上搭载、地面测试、外场试验等多类型接口,真正实现一机多用。

■高性能计算,让数据处理加速度

研究院通过优化设计,可实现在较低功耗条件下,提供更强的AI推理能力;同时,针对用户对关键信息的高时效性需求,能够快速将星上处理形成的关键情报传输至用户,将原本需要数小时的信息获取时间缩短至分秒级,极大提升数据使用效率。

星载实时计算系统该载荷平台采用FPGA加AI/GPU芯片的异构设计方案,具备低功耗、高算力、高可靠、小型化、适配性强等核心优势,可满足在轨深度学习计算和通用计算需求,在卫星边缘端提供高能效比的计算能力,通过在轨实时处理,将价值第一时间触达客户,助力卫星智能化转型。未来将应用于商业航天领域各类卫星,极大提升卫星的AI运算能力,有力支撑自然资源保护、区域态势感知等多类场景落地,也将同步拓展至各类对能耗要求比较敏感的行业,例如自动驾驶、边缘计算等。

1688114123686076635.png

北航青岛空天技术应用研究院执行院长/青岛空天行者科技有限公司CEO姚黎帆

姚黎帆表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将继续联合华为,基于MindSpore和昇腾硬件,实现核心设备自主创新,一方面持续迭代星载边缘计算能力,从软加速与硬加速两个层面实现智能算法在轨计算加速,形成以计算为核心的天基信息智能服务节点,为更广泛的行业客户提供智慧卫星服务;另一方面,聚焦地面服务应用,将航空航天全产业链具体应用开发需求与昇腾AI基础软硬件平台相结合,打造云边端一体化航空航天专用AI中台,实现快速拓展与复用,支撑多类场景落地。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