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湖北奋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责任编辑:包建羽 2023.08.07 10:27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数字技术整深刻改变生产生活,以人工智能、云计算为代表的计算,和以5G为代表的联接领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动能,不断激活新应用、拓展新业态、创造新模式。

湖北是中部地区和长江经济带的中心地区,也是数字中国建设的地理中心和网络中心。近年来,湖北积极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推进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创建工作,截至目前,湖北已建成三峡东岳庙数据中心(一期)、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和武汉超算中心等算力集群,全省建设5G基站达10.3万个,5G网络实现城区深度覆盖、县域全面覆盖、乡镇广泛覆盖。

为推动算力产业上下游协同汇聚发展,打造华中地区算力中心创新圈,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东湖算力大会将于8月11日在武汉市举办,作为会议的先导活动,大会于8月3日-4日举办“看见数字湖北——东湖算力大会媒体探营活动”,邀请全国主流媒体深入武汉、荆州、宜昌等地标杆企业及典型应用场景,实地探访调研算力、联接基础设施如何赋能千行百业,发掘数字湖北建设案例故事。

构筑算力“双引擎”,加速湖北数字经济腾飞

武汉是全国少数拥有算力“双中心”的城市。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自2021年5月30日投运至今,当前建成400P AI 算力+4P HPC 算力(其中一期建设 100P AI 算力+4P HPC 算力,二期建设 100P AI 算力,三期建设 200P AI 算力)的硬件、设备、系统、软件及运营服务。通过多样化的异构计算平台、多源算法平台和多态智能应用,支撑人工智能重大应用的模型训练及推理,可用于自动驾驶、城市大脑、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网络安全、智能数字设计与建造、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应用场景,助推武汉打造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1691375274141006711.png

图: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

前不久,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获批科技部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纳入全国人工智能算力战略体系。

武汉超算中心是我国最大的集装箱超算中心,主要为高科技领域和尖端技术研究提供高性能算力服务。目前超算中心服务从航空航天飞行器的气动外形制造、深海石油勘探,到药物靶点的寻找及研发等领域,为高精尖技术领域输送算力能量。

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创投转化部总监刘昊介绍,以昇腾AI硬件及昇思MindSporeAI框架为基础,基于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提供的算力,“紫东.太初”全模态大模型突破了认知增强的多模态关联等关键技术,在教育、医疗、政务等领域实现广泛应用。

武汉大学LuoJiaNet团队工程师周桓分享了算力赋能遥感领域的案例,武汉大学依托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提供的算力,发布全球首个遥感影像智能解译专用深度学习框架“LuoJiaNET”和业界最大遥感影像样本库“LuoJiaSET”,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遥感影像领域的创新发展。

国内首个:武汉地铁19号线全线实现5G专网覆盖

2017年11月,“武汉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信息化建设工程”被列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示范工程,正式开启了武汉地铁的智慧化征程。2020年8月14日,武汉地铁集团与湖北移动、华为等合作伙伴成立5G智慧城轨联合创新实验室,围绕5G、云、AI、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加快推动武汉地铁5G智慧城轨建设。

近日,湖北移动联合华为顺利完成19号线5G专网项目第一阶段5G 网络覆盖,轨行区5G专网100%全覆盖,并成功进行试车验证,成为国内首条全线实现5G专网覆盖的智慧城轨线路。

1691375274149066892.png

图:武汉地铁19号线实现5G专网覆盖

湖北移动高级项目经理靳起浩介绍,地铁19号线为国内首个创新采用5GtoB专用频谱(4.9GHz),建设一张技术先进、成本较优、满足业务长期发展的5G专网,实现一次建设、业务分期上线的演进路径,支撑武汉地铁多类5G业务发展需求。率先完成行业内多个首次:首次以总集成方式完成地铁线路网络部署;首次以4.9GHz EasyMacro设备实现全线部署;首次完成5G集群业务的部署等,轨行区现场测试上行速率达到101Mbps,下行速率达到1067Mbps。

同时,地铁19号线也在国内地铁首商用5G宽带集群,实现全程视频通话等功能,让地铁联动指挥更便捷、更高效。湖北移动高级项目经理郑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传统地铁列车调度通讯方式为TETRA,这一标准技术存在四大问题:国外技术垄断/跨线路无法互通/仅支持语音通话/运营和建设成本高等问题,而武汉地铁19号线全线采用5G宽带集群方案,很好的解决了以上问题,并赋予新能力,主要价值点如下:

l 5G宽带集群遵从国内标准,实现知识产权自主创新,保障了生产供应可持续、安全应用可信赖;

l 5G数字集群为整网统一规划、互联互通、统一运营;

l 5G数字集群支持语音、视频等通讯方式,还可连接到视频管理平台,以及接入到会议系统等,实现多方融合通信,方便联动指挥。

同时,武汉地铁还实现全国首个新一线城市线网级城轨云建设。在武汉地铁光谷线网络控制中心,来自城轨云项目团队的苏廷禹介绍了5G智慧城轨建设的核心和基础——城轨云平台,通过云平台建设,武汉地铁打破数据孤岛,实现集团全业务数据的安全共享,也为数据标准化、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提供了基础。同时依托云平台和大数据共享平台,武汉城轨云项目将强力支撑未来5G智慧城轨业务的演进。

全球首个全5G连接智能制造标杆:10秒下线一台洗衣机

去年8月18日,美的洗衣机荆州产业园正式竣工投产,总投资50亿元,规划年产能为2200万台,预计销售额超过150亿元。该产业园是以全球灯塔工厂标准规划设计,充分利用工业互联网、机器人自动化等软硬件技术,结合5G、AI、大数据等创新技术,是一个具备供应网络对接、端到端交付的工业4.0智能制造平台,也将是一个具备设备自动化、生产透明化、物流智能化、管理移动化和决策数据化的标杆工厂。美的、中国移动、华为三方联合,整体按照世界级“智能制造”工厂建设,通过数智双驱动,打造智慧、透明、绿色的世界级领先工厂。

1691375274158018672.png

图:美的洗衣机荆州工厂

在5G的加持下,荆州美的洗衣机工厂实现了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每10秒即下线一台洗衣机,下线直发率提升1倍,库存降低50%,单台人工成本下降41%,实现提质、降本、增效、绿色、安全的发展目标。

2023年全球移动通信大会(MWC2023)期间,美的洗衣机荆州工厂项目荣获GSMA 全球移动大奖(GLOMO奖)“5G产业合作伙伴奖”(5G Industry Challenge Award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GSMA 5G Hub),标志着5G与智能制造的全面深度融合得到了行业的高度认可。

荆州经信局副局长黄茸谈到,美的是荆州市智能家电行业的龙头,美的洗衣机荆州工厂打造了家电制造领域全球首个5G全连接工厂,达到了建成即实现世界灯塔工厂的水平,入选为省级5G全连接工厂。在湖北省经信厅指导下,荆州市经信局、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湖北分联盟组织多家单位联合执笔完成并发布了《湖北省家电行业5G网络建设与应用指引》,在全省5G+应用场景建设推进会上得到了政府、行业的高度认可。下一步,荆州将以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为契机,引导更多中小企业开展“智改数转”,推动“荆州制造”向“荆州智造”转变。

全国首个5G+北斗智慧海事示范区:陆海空天一体化

2020年9月以来,长江通信管理局联合湖北移动和华为,实现长江宜昌段270公里+航道5G专网全覆盖,面向长江航运建成一张覆盖好、容量大、高可靠的海事专网。同时建成陆海空天一体化监管平台,将陆地上的摄像头、基站,北斗地基增强站,江上的船只、空中的无人机、天上的北斗卫星,通过5G进行设备联动,实现信号“覆盖全”、船舶动态“看得清”“管得了”“控得好”“停得准”。

1691375274280077106.png

图:宜昌海事局执法船只

信息化平台承载6大场景化解决方案:包括数字航道、数字船联、换新生活、应急救援、智慧监管、移动执法。其中三大业务均已应用,包括智慧监管:服务过坝船只,提升锚地安全管理和效率;移动执法:改变传统纸质办公效率低,容易信息丢失的问题;应急救援:通过5G实现无人机无人船协同,提升效率的同时,减少人员危险。

其中的5G智慧锚地管理系统实现了从“船找位”变“位等船”。在传统模式下,船舶进入锚地要沿途寻找锚泊位,锚泊随意性强,不仅会增加碰撞风险,也让船舶监管变难。江面5G网络覆盖后,船员不用像汽车司机那样,等进了停车场再去找停车位,而是通过船载“5G+北斗”智能终端提前“锁定”锚泊位,并直接行驶到停泊区。“5G+北斗”不仅实现了“船找位”变“位等船”,也提升了海事执法效率。5G+北斗高精定位系统能提供毫米级高精度定位,一旦有船舶偏离航路或驶入警戒区,系统能立即响应,并向该船推送预警信息,提醒驾驶员及时纠正。

宜昌海事局港区海事处副处长刘波接受采访时谈到,在“5G+北斗”示范区建设的背景下,我们整合并优化资源,通过相关的信息化改造适配5G网络,借助海事5G切片专网,打通了海事现场执法网络接入“最后一公里”,探索实现了移动执法、移动指挥调度、智慧监管等海事应用,有力提升了海事部门的船岸协同能力,海事人员的现场巡查执法更便捷、更高效、更智能、更精准。

宜昌移动云网中心主任张雪峰讲到,项目建设之初,宜昌移动即趁早谋划,开展沿江查勘工作,多方争取资源,最终规划建设5G航运专项站点130座,实现了长江宜昌段232公里水域5G专网全覆盖。同时,宜昌移动持续进行网络优化,目前长江航道宜昌段5G网络上网平均速率超过300Mbps/秒,综合覆盖率超过98%。

华中地区最大绿色零碳数据中心集群:东数西算“调度员”

“峡”之大者,利国利民,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集团)历经近30年持续快速高质量发展,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水电开发运营企业和中国领先的清洁能源集团,成为国务院国资委确定的首批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之一。

2022年3月,由华为数字能源提供整体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解决方案的国内首个大型绿色零碳数据中心——三峡东岳庙数据中心在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坝区右岸建成使用。项目全部使用三峡清洁水电供电,同时将采用江水冷源系统降温,大大降低能耗,提升能源效率。如今,它成为供养“算力宜昌”的数字血液,助力长江大保护战略在三峡区域的落地,反哺“母亲河”。

城区沿江重点排污企业、污水管网、污水厂、入江排口等水质水量、城市内涝、滑坡暴雨等次生灾害预测预警这些数据的应用和分析都离不开数据中心,它给长江大保护的后续展开提供了二维三维一体化,地上地下一体化的空间基底能力。

1691375274290080444.png

图:三峡东岳庙大数据中心

三峡东岳庙数据中心采用业界最先进的技术和自主安全可控产品。其中包括采用业界最先进的iCooling@AI智能冷却方案,将全年PUE控制在1.25以内;智能电力模块+SmartLi智能锂电备电方案,不仅保障数据中心的长期可靠运行,而且节省供配电面积40%,多部署机柜500+。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整体系统解决方案结合端到端预制化交付模式,帮助客户实现了快速部署,相比传统数据中心建设模式,TTM缩短50%。

响应“双碳”、“数字经济”、“新基建”、“东数西算”带来的“天时”风口,坐拥三峡工程所在地带来的“地利”之便,三峡集团积极携手湖北省和宜昌市,将其打造成为第九个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枢纽节点,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数据“保管员”、绿色零碳“引领员”、东数西算“调度员”,为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绿色、环保、安全的数字基础设施底座。水流变电流,点亮万家灯火;电流变数据流,造福千行百业。

“数智双擎,算融未来”,面向未来,湖北持续推进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化发展和规模化部署,用好数据新生产要素和算力新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即将开幕的东湖算力大会将邀请政府领导、院士专家、企业家、行业组织等,共同探讨算力产业发展新趋势及新挑战,以算力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