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通院发布《中国数字包容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

责任编辑:王鹤迦 2024.03.20 15:55 来源:中国信通院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随着数字时代加快到来,信息化数字化在创造巨大财富、推动经济社会包容发展的同时,也使城乡间、区域间、群体间、行业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推进数字包容发展的迫切性、必要性明显增强。

一直以来,中国高度重视数字包容发展,通过系列举措和行动,不断增强数字技术的可获得性、可负担性和可应用性,有效推动数字鸿沟的消除,取得了积极成效。但目前各界对数字包容的概念内涵认识不一,对推进数字包容的路径策略还处于探索阶段,“有需求、缺理解、少方法”的情况明显。基于此,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简称“中国信通院”) 成立项目组,编写了《中国数字包容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近日,该报告正式发布。

图片

点此查看《中国数字包容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

报告从技术-经济范式视角,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对数字包容的概念内涵、全球困境、中国实践、典型案例以及推进策略等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和总结,构建了“12345”的数字包容总体框架,期望推动形成对数字包容的广泛共识,促进数字包容实践探索更加深入。

报告核心观点

1. 数字包容是对原有相关概念的整合和升华。数字包容概念是结合数字鸿沟、包容性发展等概念提炼发展而来的。数字包容更加关心如何采取行动影响技术应用效果、更具实践意义,更加关注人们应用数字技术、参与数字生活的结果。

2. 数字包容的本质是数字化技术-经济范式两面性的体现。数字化技术-经济范式变革相比以往更为迅速,其带来的偏向性也更加明显和激烈。未来,在充分发挥数字技术赋能作用的同时,也需要新的理念和制度安排,克服技术扩散中产生的偏向性。

3. 数字包容在全球推进面临困境,中国方案具有参考借鉴价值。全球来看,各国数字化发展水平差异明显,数字时代的“南北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或将更加悬殊。相比之下,中国构建了一整套推动实现数字包容的“中国方案”,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经济体把握数字技术变革机遇、推动数字化红利普惠共享提供了有益参考。

4. 数字包容不会自发实现,需要积极开展实践。当前,数字包容仍处于发展初期,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民等各类主体结合各领域实际特点和需求,瞄准难点堵点问题、创新推进机制、探索实施方式、积极筹措资源、明确发展路径。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