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5月16日,备受瞩目的2024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在浙江宁波开幕。围绕海洋强国战略、聚焦浙江地方特色,“智慧海洋论坛”在大会首日成功举办。来自监管部门、研究机构、产业链上下游的专家学者、业界代表齐聚一堂,以“构建智慧海洋新格局,开启蓝色经济新赛道”为主题,就智慧海洋技术应用、产业合作、未来趋势等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二空间,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设海洋强国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为我国创新海洋科技、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本次论坛主持人,通信世界全媒体总编辑刘启诚表示,信息通信技术的创新应用将为智慧海洋注入强劲的活力和动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坐落于东海之滨的宁波是我国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浙江省通信管理局党组成员、宁波市通信管理局局长干萌在致辞中表示,智慧海洋体系建设不仅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更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宁波市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海洋信息化建设的号召,将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创新技术融入智慧海洋建设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智慧海洋体系建设方面,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不断提升海洋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在大数据方面,建立海洋大数据平台,整合各类海洋数据资源,通过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为海洋经济发展、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等提供有力支撑。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正高级工程师康林冲带来了题为《智慧海洋体系建设及通信技术应用实践》的介绍,他表示,2015年我国提出“智慧海洋”,2021年“智慧海洋”被纳入《“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目前,智慧海洋应用场景对海洋卫星通信导航需求明显,然而由于我国中远海网络覆盖不足,同时受自然环境、覆盖范围、信号衰减等因素制约,海上通信服务能力较陆地相对薄弱,总体尚处于天基信息网、陆域互联网、移动通信网融合应用的初级阶段,“陆强海弱”“内强外弱”的情况较为明显。围绕智慧海洋工程建设和海上突发事件应急通信保障需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启动了“智慧海洋”首个先导项目,构建海洋应急通信试验网络,实现与国家现有通信网络的互联互通、协同工作。
谈起智慧海洋,数据回传一直是“卡脖子”的难题,实现数据采得到、传得回、传得稳是业界的一致期望。中国移动设计院空天地人才示范区技术总监曹天洋在《天地一体 海陆协同 中国移动助力海洋网络信息数智化》的演讲中表示,中国移动依托“5G网络+卫星通信”搭建全海域覆盖的智慧海洋网络,面向沿海、近海、远海、超远海等场景,提出了针对性的网络覆盖方案。从2014年起,中国移动在海南三沙一号、福建海峡号、浙江、江苏等开展了基于海洋网络信息数智化的技术创新研究;面向渔船、海上平台、商船、岛屿、政府船只等场景,打造智慧海洋全国产高通量卫星Ku波段商用网络,为智慧海洋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作为数字信息运营服务国家队、数字技术融合创新排头兵,中国联通积极进军智慧海洋。在《5G入海的创新应用与探索》的演讲中,中国联通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智慧海洋军团首席专家亓帅表示,中国联通依托5G、微波、卫星、水声等技术,实现全海域的5G入海,确保数据传输的可用性、高效性和安全性。中国联通围绕“网、算、用”三个核心要素,基于“5G+”的海洋立体通信网络,进行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回传,通过“海洋智脑”的数据治理能力,搭载中国联通的智算能力,为海域监管、海上安全、渔政执法、海上风电、交通运输、渔业养殖、海洋观测、科学气象等打造全场景解决方案,助力智慧海洋产业发展。
众所周知,海洋捕捞是高风险行业,险情和事故时有发生。作为渔业大省,守护渔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是浙江省相关部门的当务之急。联通(浙江)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总监毛永坚介绍,2021年2月,农业农村部批复浙江省作为开展渔船渔港精密智控和渔业综合管理改革两项国家级唯一省级试点。建海上“数字灯塔”,护一方渔民平安,联通(浙江)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以此为契机,打造“一库三网一平台”整体架构,建设1个渔业综合数据库,集成3张基础网,开发1套安全码,实现渔船碰撞预警、非法捕捞打击、救援在线等跨场景应用。
宁波舟山港是全球第一大港口,年均进出港船舶约100万艘次。作为唯一的海上行政执法力量,宁波海事局负责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责任重大。在《数智赋能海事监管服务 打造安全高效海上大通道》的主题演讲中,宁波海事局北仑海事处处长周驰表示,宁波海事局运用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和数字化技术,针对不同的重点服务监管对象,先后开发上线了智慧海事监管系统、海事通APP、浙江海上智控平台、宁波海事局深蓝智享海运安畅服务应用等系统,数智赋能海事监管服务,保障海上运输通道的安全和高效。
据统计,每年约有800万吨塑料流入海洋、1300万吨石油流入大海,严重污染海洋环境、危及人类生命健康,海洋废弃物治理迫在眉睫。浙江蓝景科技有限公司ESG商务总监袁存丽表示,依托“智能装备+大数据技术”,浙江蓝景推出“蓝色循环”项目,建立数字化平台,让利益相关方组成共同体,一起参与海洋废弃物治理,通过海上收集、边滩守护、陆地防控三个步骤,破解海洋废弃物防治面临的难收集、难处置、难监管、难持续四大难题。凭借在应对塑料污染方面的卓越成效,该项目荣获“2023年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虽然通信技术日新月异,产业发展突飞猛进,但在茫茫大海上通信网络仍不算健全,行业管理较为传统粗放,亟待通过数字科技赋能转型升级。新诺北斗航科副总经理陈杰文带来了《数字向海 智慧启航》的主题演讲,他介绍,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诺北斗航科专注于海洋领域,以北斗应用为特色,结合边缘计算、大数据、AIS通信,“5G+北斗”等,面向海洋安全、海洋管理、海洋经济、海洋生态提供解决方案。新诺北斗航科全力锻造核心竞争力、加速国产化替代进程,构建自主可控立体化产品体系,以数字技术赋能海洋新质生产力。
经略海洋,向海图强,“智慧海洋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推动海洋科技创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繁荣海洋产业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建设智慧海洋、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了信息通信技术的力量。相信在产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智慧海洋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