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据媒体报道,2024年6月18日16点30分,在上海举行的3GPP RAN第104次会议上,R18标准正式冻结,标志着5G技术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值得注意的是,R18不仅是5G标准的第四版,更是面向5G-Advanced(5G-A)的第一个版本,预示着5G技术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值得注意的是,R18也是面向5G-Advanced第一个版本。
在此之前,3GPP已经成功冻结了R15、R16和R17三个版本的5G标准。R15作为5G的首个完整版本,于2019年正式冻结,它奠定了5G技术的基础,为后续的演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R16版本则在2020年冻结,主要针对物联网、车联网等领域进行了优化和增强,进一步拓宽了5G技术的应用范围。而R17版本则在2022年冻结,主要关注于提升网络能效、优化网络切片等方面,为5G网络的智能化和高效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R18标准的正式冻结,5G-Advanced(5G-A)技术商用迎来新起点。5G-A是5G网络在功能上和覆盖上的演进和增强,旨在进一步提升网络的速度、延迟、连接数等关键指标,以满足未来更多样化、更高质量的应用需求。
据了解,R18标准承载着产业界“挖掘新价值,探索新领域,衔接下一代”的期望,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一是拓展场景,让5G能做的更多。R18标准进一步拓展5G的应用场景,包括网联无人机、地空通信、虚拟/增强现实等。网联无人机针对低空组网干扰大、信号杂乱、覆盖碎片化等问题,引入基于高度的测量机制和基于时间/距离的飞行轨迹空口更新上报机制,提高网联性能,助力发展低空经济;ATG(Air-To-Ground)针对航空通信超远覆盖、超高速率和空地干扰问题,制定新型相控阵天线射频架构、时频域补偿、基于位置的切换等标准方案,实现0盲区最大300km覆盖距离、支持最高1200km/h飞行速率;针对虚拟/增强现实业务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高容量需求特点,通过跨层优化实现信息传输全局最优,使能高容量低延迟网络,降低终端功耗,加速沉浸式服务普及,催生行业新应用。
二是深挖潜能,让5G能做的更好。针对5G前序版本中的高价值场景,R18深挖潜在问题和挑战、继续标准增强。在R17低成本终端RedCap基础上,为增强5G系统在低成本物联网应用领域的竞争力,R18进一步适配RedCap终端低峰值速率需求(不高于10Mbps),降低终端基带上下行共享信道传输带宽(不大于5MHz)和峰值速率,以期终端成本和能耗的进一步下降。在R17 NTN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解决中低轨卫星由于超高速移动导致的频繁切换难题,R18通过协同网络和终端的卫星通信等信息,实现终端无感知切换,有效避免了传统切换带来的频繁信令风暴和业务中断问题。为进一步节约网络运维和部署成本,R18标准引入了网络节能、智能直放站、网络智能化/自动化等功能。
三是探索方向,让5G能和6G有效衔接。R18标准为6G热身打前阵,探索可以让TDD极致性能得以体现的UDD技术。该技术打破传统TDD双工模式,通过使能基站在一个TDD载波不同子带上同时接收和发送的双工传输,实现TDD频谱极低传输等待时延、提升上行能力,满足低时延和大上行的双重业务需求;探索无线网络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通过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赋能传统空口功能,例如码本反馈、波束测量、定位等,以AI为强大工具进一步提升网络频谱效率和终端定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