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通院发布《eSIM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研究(2024年)》

责任编辑:包建羽 2024.07.30 16:21 来源:中国信通院CAICT

随着5G、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深入发展,eSIM技术在智能手表、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智能家居、物联网、车载设备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我国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多元化的应用场景,为eSIM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未来eSIM技术将在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众多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助力我国信息通信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4年7月16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简称“中国信通院”)泰尔终端实验室和博鼎实华(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在“电信终端产业协会2024年第二次全会”上发布了《eSIM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研究(2024年)》。中国信通院泰尔终端实验室副总工程师朵灏对报告进行了深度解读。

image.png

报告详细介绍了eSIM技术,梳理了从技术探索到商用推广的全球eSIM发展历程;从芯片企业、设备企业、运营商等多个角度出发,全面介绍了全球eSIM产业的发展现状;详细阐述了全球eSIM技术和标准化发展情况,并深入分析了美国、日本、中国及欧洲主要国家的eSIM应用情况;提出了对全球eSIM发展趋势的展望。

报告核心观点

1. 全球eSIM的发展经历了从初期的技术探索,再到商用推广,并逐步实现全球化普及的过程。随着4G、5G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标准化工作的逐步完成,全球各大运营商、设备制造商、芯片企业等开始积极推广eSIM技术,eSIM技术在国际市场的应用已初具规模。

2. 目前,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和平板电脑占据了eSIM消费设备市场的主要份额。随着5G网络的推广和工业互联网应用的增加,eSIM技术将为物联网设备提供更加灵活和高效的网络连接方式,逐步成为促进工业互联网部署和发展的重要工具,助力全球智能化、数字化新发展。

3. 目前大众公认的eSIM技术标准是由GSMA主导的消费电子及物联网领域的eSIM技术标准,市场上成功应用也大都基于GSMA规范。GSMA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eSIM标准体系,涵盖了M2M和Consumer的技术解决方案,以及判断产品是否符合技术规范的合规性测试与认证。

4. 国内eSIM标准化工作主要在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及电信终端产业协会(TAF)两个组织进行。物联网领域eSIM标准主要在CCSA TC10组(物联网工作组),消费电子领域标准主要在CCSA TC11组(终端技术工作组)。国内eSIM产业发展由电信终端产业协会(TAF)eSIM行业管理工作委员会牵头,制定行业自律规则,目前主要形成《EID管理实施细则》《eUICC卡供应商资质要求细则》《eUICC卡产品管理实施细则》《eSIM证书管理要求细则》等配套支撑细则。

点击链接即可下载完整版报告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