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至强6新品发布:以能效、AI革新,锚定智算未来

作者:朱文凤 责任编辑:王鹤迦 2025.02.27 13:17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在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加速融合的浪潮下,算力已成为驱动全球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近日,在MWC 2025前夕,英特尔重磅推出至强6系列两款新品——英特尔至强6700/6500性能核处理器,以及专为网络与边缘设计的系统级芯片(SoC),以突破性技术创新重新定义数据中心与边缘计算的效能边界,为千行百业的智能化转型注入全新动能。

至强6:AI应用的首选CPU

当前,抢滩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已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随着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人工智能发展如火如荼,从数据中心到网络,从边缘计算到个人电脑,对高性能和高能效的算力需求均呈现增长趋势。

“在过去十多年,至强一直都是数据中心各种工作负载的基石。”英特尔数据中心与人工智能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陈葆立表示,在AI和高性能计算的浪潮下,至强6新品进行了全方位升级。

首先,在性能与能效方面,至强6全面碾压前代。

在性能方面,相比第五代至强,至强6综合性能提升超40%,在核心数减少1/3的情况下仍可实现更高算力,AI工作负载性能甚至领先竞品50%。同时,至强6覆盖从16核到128核的多规格配置,支持单路至8路服务器形态。这是英特尔首次实现“按需定制”——无论是高性能计算还是边缘低功耗场景,均能找到适配方案。

在能效方面,至强6处理器通过动态功耗管理技术,在40%负载时能效提升达到58%至60%;同时支持“延迟优化模式”,以平衡响应速度与能耗。内存带宽的突破更是成为亮点。至强6处理器提升到DDR5 6400MT/s,并通过MRDIMM技术进一步将内存带宽提升至8800MT/s,为AI推理、矢量数据库等高吞吐场景提供强劲支持。同时,至强6还支持CXL 2.0内存扩展和“Flat Memory Mode”,实现温/热数据的自动调度,无需额外软件适配即可扩展内存容量,降低TCO。

其次,在AI方面,至强6具有不可替代性。

早在大模型兴起之前,AI就已经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包括推荐引擎和搜索等领域。许多国内的大型互联网企业一直使用大量的至强处理器来支持这些业务。多年来,英特尔推出了多种AI加速技术,例如AMX加速器,帮助客户提升AI计算性能。因此,英特尔在支持AI场景方面展现出十足信心,且在技术上拥有显著优势。

英特尔技术专家表示,AI是一个跨度很长的领域,早期是媒体处理、推广搜索等机器学习;中间是数据量比较小的生成式AI模型,至强在小于20B的模型规模下的AI推理方面很有优势;现在是大规模生成式AI模型,至强在其中扮演重要的“机头CPU”的角色。可以说,尽管GPU占据AI训练的主导地位,但英特尔一定程度上验证了CPU在AI全链路中的不可替代性。

具体而言,至强6内置的AMX(高级矩阵扩展)指令集,可将传统AI任务(如图像分类)性能提升50%;结合MRDIMM的高带宽,在20B参数以下模型的推理效率方面,英特尔至强处理器甚至超越了部分竞品多核方案。

英特尔技术专家解释道,对于小语言模型而言,其推理过程不仅在生成首个Token时需要进行密集的计算,更重要的是,在后续的大多数token推理中,对内存带宽的需求非常高。至强6与MRDIMM技术的结合可以带来更佳表现。

同时,在端到端的业务流程中,无论是传统AI还是新兴的生成式AI,均展现出对矢量数据库搜索的强烈需求。得益于至强内置的AMX加速引擎,在同等核心数下,至强在矢量数据库离线构建索引表的过程中,性能表现优异。

此外,针对AI时代的异构计算安全需求,至强6搭载TDX Connect技术,联合GPU构建端到端硬件防护体系,确保CPU与GPU间的数据全程加密。

系统级芯片:助推运营商网络“蝶变”

人工智能时代,千行百业都正在经历智能化变革,通信行业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运营商的网络连接和运维模式革新走在前列,2025年运营商自智网络发展阔步向L4级别迈进。

同时,为了充分释放下一代网络连接技术的潜力,运营商正在积极采用网络切片、AI驱动的无线控制器和云原生架构等技术,例如前不久接入DeepSeek。“以网强算”是运营商赢在AI时代的关键。

在此次发布会上,英特尔发布了一款全新的至强6系统级芯片。据英特尔中国网络与边缘事业部总经理阮伯超介绍,该芯片专门面向运营商网络和边缘应用而设计,具备72个核心,内置面向vRAN、媒体、AI和网络安全的加速器,以提供更高性能和能效。

具体来看,该芯片实现了六大性能突破。一是Webroot CSI上传模型的推理速度大幅提升,相比于英特尔至强D-2899NT处理器,提升最高可达4.3倍。二是得益于vRAN Boost技术,单核AI RAN性能比上一代提升3.2倍。三是凭借出色的性能均衡设计,在视频边缘服务器上,一个38核系统可同时支持多达38路摄像头视频流的int8推理,助力智算网融合发展。四是通过后量子计算加密,在后量子计算传输层安全协议加密方面有2.9倍的提升。五是在负载均衡器上,实现2倍的吞吐量增长,适用于不同种类的网络安全设备。六是首款内置媒体转码加速器的服务器SoC,相较于英特尔至强6538N处理器,每瓦性能提升达到了14倍。

据阮伯超透露,“英特尔至强6系统级芯片已经被广泛运用到运营商网络以及网络与边缘当中。”以运算网络为例,目前英特尔与诺基亚合作,帮助其提升了70%的性能功耗比,帮助运营商显著提升了网络整体密度,进而实现了无线接入网工作负载容量2.4倍的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当网络中存在众多形态各异的产品时,网络管控与TCO的有效控制成为运营商面临的主要难题。阮伯超表示,英特尔的策略和方向在于不断增添新功能、增强整合度,以此来提升产品的性价比,至强6就是如此。未来英特尔将推出集感知、智能、计算、网络于一体的融合平台,同时在平台底座层面进行大量创新,例如增加AI功能等,有效推动降低TCO。

此外,英特尔还推出了带宽翻倍、吞吐量达到200GbE的以太网控制器E830和网络适配器,以及具备出色能效、可管理性和安全功能的以太网控制器E610和网络适配器。两款新品可在企业数据中心、电信、云及边缘环境中提供出色的性能、能效与更低的TCO。

突破能效极限,拥抱智算时代

至强6的发布不仅是英特尔技术路线的里程碑,更是对“智算网融合”战略的坚定践行。通过x86生态优势与AMX、MRDIMM等硬核技术,至强6在AI性能与场景适配性上持续领跑,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边缘智能落地的核心引擎。

聚焦当下,从数据中心到边缘,至强6正重新定义算力的经济性与普适性。展望未来,基于18A制程的下一代至强Clearwater Forest将于2026年面世,进一步突破性能与能效极限。随着AI、5G-A与边缘计算的深度融合,英特尔将持续创新,推动全球智能化进程迈向更高维度——让每一瓦特算力,释放无限可能。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