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再扩对华科技制裁,浪潮系六家子公司被纳入实体清单

作者:梅雅鑫 责任编辑:梅雅鑫 2025.03.27 14:35 来源:通信世界网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2025年3月25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的一纸文件,再次将中美科技博弈推向风口浪尖——浪潮集团旗下六家子公司被新增至“实体清单”,理由是“关联AI服务器及超级计算机产业”。

此次制裁距离2023年浪潮集团母公司首次被纳入清单仅两年,标志着美国对华科技遏制策略从“全面围堵”转向“全链条精准打击”。这场围绕算力基础设施的攻防战,不仅折射出全球科技权力的结构性矛盾,更揭示了技术民族主义浪潮下国际产业链的深刻裂变。

从“卡脖子”到“断根系”直指算力“主动脉”

美方此次制裁的焦点,直指中国算力基础设施的“主动脉”。根据BIS文件,新增的浪潮系子公司涵盖其在中国大陆及港台地区的研发、生产与供应链企业。

浪潮集团作为中国AI服务器龙头,其控股股东浪潮信息早在2023年3月已因“威胁美国国家安全”被列入清单,当时引发英特尔短暂断供及股价剧烈波动。此次制裁范围扩展至子公司,意图阻断其技术迭代与供应链协同。

值得关注的是,美方首次明确将制裁理由锚定于“支持中国AI大模型开发及超级计算机产业”,这与2023年泛化的“国家安全威胁”指控形成微妙差异,暴露出其遏制中国人工智能底层算力崛起的战略焦虑。

美方在声明中称,这些实体“支持中国AI大模型开发及超级计算机产业”,违反美国外交政策。数据显示,浪潮信息在全球AI服务器市场市占率连续多年居首,中国市场份额超50%,其技术路径被美方视为“战略威胁”。

业内分析指出,此次制裁不仅针对硬件制造,更试图遏制中国在算力基础设施领域的自主化进程。

从断供危机到自主突围彰显产业韧性

2020年6月,浪潮集团首次被纳入美国“军事最终用户清单”,导致英特尔暂停供货两周;2023年,浪潮集团被列入实体清单,引发浪潮信息市值单日蒸发60亿元;再到如今子公司遭遇精准打击,面临“全链条遏制”风险。

但戏剧性的是,每次制裁都成为国产替代的加速器。2023-2024年,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的AI服务器集采项目国产化率均达到100%,中国电信的国产化率也提升至52%,较上一年度增长5%,显示出显著的国产化趋势。其中,浪潮信息、中科曙光、华为三大厂商已占据国内AI服务器市场72%份额。

这种“压力-响应”模式,印证了比尔·盖茨的预言:“制裁只会让中国用更快的速度研发出替代技术。”某行业分析师指出,中国在算力领域的自主化进程已从“被动替代”转向“主动引领”。

更具深意的是产业链的重构路径。一方面,国际芯片巨头正为政治博弈付出代价:在数据中心业务上,英伟达来自中国客户的营收占比已经从2023年的19%降低至2024财年的个位数百分比5%。另一方面,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算力市场,国产替代政策(“信创2.0”)要求2025年关键行业服务器国产化率超50%,为本土厂商打开结构性机会。

这种“双向脱钩”催生的是一个日益分裂的全球科技市场: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模拟预测,若制裁持续,到2030年全球或形成“中美两套独立技术标准体系”。

针对美方行径,中国商务部多次重申:“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是典型的经济胁迫。”此次制裁升级,揭示出中美科技竞争已进入“规则制胜”新阶段。在WTO裁定美国对华关税政策违规后,美方转而通过实体清单实施“合规性制裁”,这种“规则武器化”策略,本质上是以单边主义重塑全球科技治理秩序。

截至发稿,浪潮信息尚未对此次制裁作出正式回应。但受制裁影响,浪潮已经暂定开展的相关会议活动。

此次制裁是中美科技博弈的缩影,短期内或对特定企业造成冲击,但长期看将加速全球科技格局重构。未来,中国算力产业的自主化进程与国际供应链的重构路径,将成为观察中美科技竞争的关键指标。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