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徐晧:6G将成为AI未来发展的连接桥梁,重塑通信设计范式

作者:蒋雅丽 责任编辑:包建羽 2025.04.14 11:42 来源:通信世界网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在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期间,高通公司全球副总裁、中国区研发负责人、IEEE Fellow徐晧接受通信世界记者专访,就“AI原生通信”概念的落地、6G技术演进中的人工智能角色、高通在AI+通信方面的前沿布局等话题,分享了其深刻见解。

AI原生通信重塑设计范式:从“使用习惯”到“系统架构”

“人工智能对5G Advanced和未来6G最大的影响,不仅在于网络优化,更在于其带来了大量新型终端场景和用户使用习惯的改变。”徐晧指出,随着AI智能体在手机、智能PC、汽车、XR设备上的广泛落地,用户开始适应“用语音与设备交互”的新方式。“6G时代,我们将看到这类智能化交互的广泛普及,AI将成为人类与终端交流的重要界面。”

在通信系统层面,AI也正在突破传统方法的能力边界。“以信道估计为例,传统方法需大量导频资源,而AI算法可以在导频减少一半的条件下,依然实现高精度的信道预估与压缩。”基于AI的无线通信技术正逐步被纳入5G Release 19标准,并将在未来成为6G系统的核心组成。

作为高通在中国区研发的负责人,徐晧透露,公司已投入部署了AI通信相关的外场实验环境,验证算法在真实场景下的稳定性与实用性。在他看来,AI与通信的融合并非对所有问题皆具优势,而是要找到其最适合发挥作用的领域。

“无线通信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是传播信道的不确定性。在一个房间中,只需人走动或天线角度发生变化,信道就会显著波动。”他表示,AI能够通过大规模训练模型学习信道的关键特征,实现更加高效的信道预测与压缩,从而提升网络性能。

此外,高通还在积极推进AI辅助的定位技术,已在最新芯片产品中实现效果提升20%~30%;同时也在探索数字孪生系统,通过3D建模精准预测信号路径,实现空间环境与通信系统的深度融合。

AI驱动6G架构变革:算力布局与网络重构同步推进

面对2030年6G商用的目标,徐晧指出,AI的广泛应用将促使通信系统本身也变得“智能原生”。

“未来终端将产生海量数据,这些数据可能来自手机、汽车、机器人,甚至是卫星。如何高效传输与处理这些数据,决定了我们在架构层面要将AI考虑进去。”他强调,6G将成为终端、边缘与云之间的高效连接桥梁,而网络的传输能力、时延与可靠性将决定AI算法部署的灵活性。

在具体场景中,有的算法必须在终端侧实时运行(如自拍美颜、日程搜索),有的则适合集中在云端完成(如大模型训练),这对网络提出了更高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要求。

他特别提到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协同发展:“未来机器人不仅要有小脑控制动作,更需要AI赋能的大脑理解语言、执行任务,这对AI和通信系统提出了同步发展的要求。”

发展进程初现,在AI与6G领域双双发力

在谈及AI和6G发展时,徐晧认为:“AI快速发展的一个关键原因在于其高度开源。像ChatGPT、DeepSeek这样的模型都是在前人开源成果基础上持续优化演进的。”

他提到, “在AI领域,中国企业如阿里、字节、腾讯等起步早,也有各自的大语言模型,特别是最近的DeepSeek等开源模型也显示出强大的工程能力和创新实力。”

在6G方面,中国已形成系统性的推动力量。包括IMT-2030(6G)推进组、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紫金山实验室等机构,正持续推动技术路线、标准演进与产业对接。高通也将继续通过本地研发投入、全球协同创新,为6G时代的智能通信系统赋能。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