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杭州“滨江模式”:昇腾算力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作者:盖贝贝 责任编辑:包建羽 2025.04.15 11:26 来源:通信世界网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2025年初,杭州AI“六小龙”的集体出圈引发行业震动。为什么是杭州?当智能算力深度嵌入实体产业,又将如何催化出真正的“新质生产力”?带着这些问题,4月10日至11日,记者跟随“昇腾聚力,滨创领航”主题媒体探访活动来到杭州,深入杭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及多家本土科技企业,寻找智能算力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滨江模式”。

杭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算好“战略账、生态账、运营账”

探营的第一站,记者来到了“中国数谷”,参加由杭州多家企业代表参与的沙龙沟通会,围绕行业大模型与应用一体机、数字员工与智能体Agent、医院数智化、智慧医保、智能制造等实体产业与民生场景应用展开探讨。

会上,记者了解到,作为全市首个公共服务性质的AI智能算力平台,杭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是由杭州高新区(滨江)管委会和政府投资建设,由杭州高新智能负责运营,2021年开始筹建,2022年5月正式上线服务。

同时,杭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始终锚定“全栈国产化”路线,基于昇腾NPU构建自主创新的软硬件集群,提供从开发工具链到千亿级大模型训推的全场景支持。杭州高新科创集团董事长田树军表示,作为支撑国家人工智能战略与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智算中心筹建之初便瞄准“战略账、生态账、运营账”三大核心。

image.png

杭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位于杭州高新区(滨江)海创基地

三年来,这座算力基座已扩容至240P算力规模,服务500余家校企单位,孵化30余个行业大模型、200余个应用解决方案,并联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之江实验室等攻克多项技术短板。

联汇科技:视频语言多模态模型“慧眼识珠”

4月10日下午,记者一行人来到联汇科技。近年来,以DeepSeek为代表的文本大模型发展如火如荼,但视觉语言大模型领域却鲜少被提及。这类大模型能够动态解析视频素材,在城市治理、工业制造等场景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作为专注视觉语言多模态模型技术的人工智能企业,联汇科技正深耕这一赛道。

联汇科技成立于2003年,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专精特新企业,其自主研发的全栈视觉多模态模型和AaaS智能体平台,已构建覆盖AIoT、低空经济等领域的解决方案矩阵。今年2月,联汇科技CEO兼首席科学家赵天成团队开发的VLM-R1多模态开源项目登陆GitHub全球热门趋势榜,实现中国团队在动态视觉推理领域的标志性突破。

image.png

联汇科技CEO兼首席科学家赵天成介绍VLM多模态大模型研究成果与行业应用

目前,联汇科技与杭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及昇腾深度合作,基于昇腾AI基础软硬件平台,融合DeepSeek基座模型推出OmAI知识服务智能一体机与OmAI视觉智能一体机。其中,OmAI系列产品已在城市治理、政务、金融、运营商、能源、媒体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同时,联汇科技基于OmModel VLM模型开发了业界第一个企业级智能体开放平台,已落地城市治理、金融等领域。

中控技术:流程工业的“自主化跃迁”

探访第三站,记者走进中控技术。在这里,工业+AI正推动流程工业从自动化向自主化跃迁。

记者了解到,中控技术成立于1999年,以工业数据为基础、AI大模型为核心、全场景智能体为触手,致力于打造工业AI平台型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双轮驱动,中控技术正重构流程工业的生产、运营与决策范式,推动行业从自动化向自主化转型。

image.png

中控技术数科产品管理总经理/数科产品部部长郑二磊介绍中控工业 AI

在探访中,中控技术数科产品管理总经理/数科产品部部长郑二磊向媒体团详细介绍了中控工业AI。中控技术基于“1+2+N”工业AI架构,融合大数据与云原生技术。依托昇腾算力,深度赋能其超图注意力模型的训练与推理效能实现了跨越式提升。目前,该公司已形成“技术+场景+生态”立体布局,覆盖流程工业智能化的完整生态闭环。

浙江树人学院:AI重构的“教学范式”

4月10日下午第四站,记者走进了浙江树人学院。作为浙江省首批应用型试点示范建设学校,浙江树人学院以“教育数字化改革”为牵引,通过“技术+场景+治理”三位一体模式构建了覆盖数字新基建、数据中枢与智能应用的立体化数字生态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树人学院基于昇腾训推一体机完成DeepSeek大模型私有化部署后,创新打造“1+4+N”数字基座,通过数据中台、业务中台、物联中台和AI中台建设,实现教学、管理、服务全场景数字化覆盖。在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其发布的AI教学智能体“苗苗”集成智能问答、动态出题等8大功能模块,完成300余门课程知识图谱化,推动90%教师常态化使用AI工具,引发全球教育科技界关注。

image.png

浙江树人学院信息化建设处副处长(主持工作)张天荣介绍基于华为F5G全光网络打造的数智化校园

不仅如此,学院还与华为联合建设及改造238间鸿蒙生态智慧教室,构建数字教学基座。在华为ICT学院创新空间,信息科技学院张登辉教授团队展示了基于鸿蒙硬件的智慧康养场景及“学研用”育人成果。据介绍,近三年该校学生团队在AI竞赛中斩获很多奖项并成功孵化,真正实现了“将创新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

申昊科技:赋能“人工智能+工业大健康”

探营最后一站,记者走访了申昊科技。据悉,该公司致力于设备检测、故障诊断及数据分析场景,持续深耕传感器、机器人、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平台等技术,谋划“人工智能+工业大健康”的战略目标,紧跟国家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方向,为行业客户提供丰富的综合解决方案。

记者在进一步了解中发现,申昊科技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在智能电网、轨道交通、环保等领域都发挥着显著降本增效作用。例如在智能电网领域,其产品能够降低巡检成本、保障供电稳定;在轨道交通领域,可优化运维流程、缩短检修周期;在环保领域,能助力污染源设备监测,削减治理成本。

image.png

申昊科技AI物联部总监李徐军介绍基于昇腾、鲲鹏打造的“边、端、云”全链路解决方案

此外,当前申昊科技已深度融入鲲鹏、昇腾生态体系,完成多个业务场景的“边、端、云”全链路适配。依托鲲鹏、昇腾技术栈,公司落地多项实际项目,打造了覆盖智能电网、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多元化解决方案,进一步丰富了鲲鹏与昇腾的应用生态,推动产业技术创新与升级。

观察:智能算力催生“滨江模式”

在两天的探访行程中,从杭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澎湃涌动的算力洪流,到本土科技企业里跃动的智能生产线,再到实验室中不断突破的技术创新,我们见证了杭州书写“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在未来,“滨江模式”在AI领域的探索还有更多可能。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