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锻造新质生产力 中国电信创“智”勇攀科技高峰

作者:王禹蓉 责任编辑:王鹤迦 2025.04.23 11:42 来源:通信世界杂志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近年来,中国电信以“云改数转”战略为引领,紧扣“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主线,在5G、云计算、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中国电信确定了“网络、云及云网融合、人工智能、量子/安全”四大技术方向,完成了“云计算及算力、新一代信息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安全、量子、数字平台”七大战略性新兴业务布局。截至2024年底,中国电信研发投入占比达3.5%,累计申请专利超1.2万件,自研成果对企业增量收入贡献达67%。中国电信以硬核科技实力筑牢数字经济底座,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劲动能。

人才布局:敢想敢做的人才培养

近年来,推动企业从电信运营商向科技创新型企业转型,成为三大运营商不约而同的谋篇布局。令大家心照不宣的是,只有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战略发展的关键核心,才能走好科技型企业建设转型之路。

“我们探索了一套灵活的用人制度,通过构建AI人才的海内外双循环体系,既能把人‘引进来’,也能‘走出去’。”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陈银告诉记者。以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研究院为例,中国电信一方面搭建适配人才快速发展的科研平台,吸引海外人才回国,为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源动力;另一方面扩展全球科研力量布局,加强与海内外多方的科研合作及人才培养,夯实与高层次人才的互动交流机制。“领军科学家领衔、青年科学家担纲、科研新生代引领创新”成为这支国际化、年轻化、成体系人才队伍的生动写照。

中国电信以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指引,持续强化研发资源投入,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1.3%。其研发团队由5 名领军人才、千名首席/高级专家、万名技术专家组成的科技人才雁阵格局基本形成,运营开发一体化队伍完成地市公司全覆盖。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和业务创新,全面完成云计算及算力、新一代信息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安全、量子、数字平台等七大战新业务布局,持续深化外部赋能和内部应用,加快培育新的增长极,有效助力企业经营质效提升,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中盘:科研影响力持续提升

作为国资央企主力军,中国电信明确了四大技术方向,完成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业务布局,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形成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特别是在人工智能与通信、网络一体化融合方面,智传网(AI Flow)当之无愧地成为关键突破。

据了解,智传网集结了人工智能(智)、通信(传)、网络(网)三项关键技术,通过将“端-边-云-网”高效串联,让智能在家居生活、生产制造、农林生态、海洋勘探等场景中发挥巨大价值,代表着新型国家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发展趋势。

在李学龙教授的带领下,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研究院在加速智传网研究的同时,借助中国电信所拥有的云网融合、AI、量子与安全等技术优势,在算力、数据方面构建的“息壤”一体化智算平台以及“星海”数据智能中台等平台优势,提出了“一治+三智”的完整科研布局,涵盖AI治理、智能体、智能光电(包括具身智能)。其中,在智能光电领域,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研究院进一步推进涉水光学技术创新,将人工智能与光电技术结合,为海洋光学工程等涉水应用场景提供有力支撑。

除人工智能外,中国电信的科技影响力不断提升,承担云计算、量子通信、光网络、安全等领域的多个国家级创新平台,“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和“下一代互联网源地址”两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视联网入选“2024年央企十大超级工程”,“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入选“2024年央企十大国之重器”,新增发明专利授权数同比增长115.9%,位列全球运营商第二,并在ITU-T、3GPP、IETF等国际标准组织担任重要职务。

收获:科技创新“落地  结果”

在5G/6G领域持续引领数字基建新范式,构建全球领先网络能力。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深化共建共享,截至2024年底累计开通5G中高频基站137.5万个,覆盖全国所有乡镇及90%以上行政村,提前实现“十四五”5G建设目标。双方通过共享频谱资源、优化网络架构,降低重复投资超2000亿元,5G网络时延较独立组网降低30%,频谱效率提升40%,为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应用提供坚实支撑。同时,中国电信牵头制定30余项3GPP国际标准,主导发布《5G SA部署指南》,推动全球5G独立组网规模化应用。

在持续深化云网融合发展的同时,中国电信构筑新型信息基础设施,领跑行业发展。其中,中国电信天翼云连续三年位居中国云基础设施市场份额第一,2024年智算云服务市场份额达28%,算力分发网络平台“息壤”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央企十大超级工程”。其自研云操作系统CTyunOS实现全栈国产化,支持x86、鲲鹏、飞腾等七大芯片架构。在“东数西算”战略布局中,中国电信在京津冀、贵州等地建设“2+4+31+X”云资源池,京津冀智能算力中心部署万卡液冷集群,算力规模达21EFlops,支持万亿参数大模型训练。

全面聚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驱动产业升级,构建智能服务生态。中国电信布局的“星辰”大模型体系,是国内领先、央企首个“全模态、全尺寸、全国产”的“三全”大模型体系。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电信AI以7.9%的市场份额在中国大模型应用市场中位列第六,标志着中国电信已成为中国大模型应用领域的重要厂商之一,推进生成式AI应用在中国市场落地。

实现量子通信与安全技术突破,筑牢网络安全防线。近年来,中国电信塑造“量子+”未来产业发展新动能、新模式,量子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量子技术转化和商业化探索成效初显。能力提升方面,依托QKD、PQC与经典密码融合的新型密码体系,不断丰富“量子+”产品能力;“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实现算力规模和算力类型双重升级,构建起国内最大规模的量子计算集群。同时,中国电信牵头制定多项行业标准,参与多项国家及国际标准,与中科大、国盾量子共建量子信息联合实验室,推动量子技术产学研深度融合。

总结:责任担当之下培育“科技创新之花”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

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中国电信坚决扛起新时代、新征程国资央企的使命责任,坚定不移、乘势而上,全力以赴加快建设科技领军企业。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在5G、云网融合、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锻造出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面向未来,中国电信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以“国云之基”“量子之力”“AI之智”,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贡献更大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勇攀科技高峰。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