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通院政经所发布《人工智能法律政策图景研究报告(2025年)》

责任编辑:王鹤迦 2025.06.19 13:22 来源:中国信通院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将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产生深远影响。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持续突破,创新产品快速涌现,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人工智能发展也带来了信息泄露、算法偏见、数据安全等一系列风险。在此背景下,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相继出台人工智能法律政策,加快相关立法与战略布局。国际组织也将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纳入核心议题,与各国政府共同构成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重要推动力量。

2025年6月,中国信通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发布了《人工智能法律政策图景研究报告(2025年)》。

图片

近两年来,全球人工智能法律政策密集出台。报告以2024、2025年为重点,系统梳理了全球人工智能法律政策的整体格局和最新变化,覆盖美国、欧盟、中国、韩国、日本、巴西等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以及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等相关国际组织和平台,总结提炼全球人工智能法律政策的五大发展趋势,并对未来演进方向及核心议题作出前瞻性展望。

报告核心观点

1. 全球人工智能法治化进程不断提速。欧盟首部综合性人工智能立法引发全球瞩目,目前正在加快布局法案的实施与监督。美国进入特朗普2.0时代,更加强调维护自身产业技术领导地位,呈现人工智能立法监管放缓特点。中国发挥政策法规保障人工智能健康发展作用,有序推进人工智能相关立法工作。韩国、日本、巴西等结合产业实际和发展优势,也纷纷加快战略部署和立法进程,致力于打造具有本国特色的人工智能规范路径。此外,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与平台加大对人工智能议题的关注,双多边治理成果不断丰富。

2. 全球人工智能法律政策呈现新趋势。从总体格局上看,全球范围内初步形成以美欧为代表的两大主导模式,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新兴经济体加入治理行列,持续提升自身影响力。从政策内容来看,促创新和促发展成为各国竞争重点,强调以专设机构提升政策质效。从立法实践来看,当前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进入软硬法接轨并行、综合立法和领域立法齐头并进的新阶段,风险分级和分类规制不断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前沿大模型和先进算力的关注度与日俱增。

3. 推进全球人工智能法律政策共识成为未来课题。展望未来,伴随人工智能的新技术不断突破、新业态持续涌现、新应用加快拓展,人工智能立法将更趋理性且更加全面系统,人工智能风险治理与伦理考量不断深化。与此同时,面对渐趋白热化的全球人工智能竞争态势,各国支持人工智能创新与发展的政策力度或将只增不减。单边主义、地缘冲突、机制分歧等不利因素制约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打造一个全方位、多层次、汇聚广泛共识,具有真正的包容性、平等性、多元性的全球性治理框架仍是未来各国合作努力的重要方向。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