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G-PON时分方案:万兆光网演进的最优选择

责任编辑:王鹤迦 2025.06.27 09:08 来源:通信世界网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50G-PON技术作为万兆光网的关键使能技术,在现网从10G-EPON向50G-PON升级演进过程中,将面临全球约8000万只未收窄(宽频)EPON终端兼容共存的挑战。为应对这一难题,业界提出了波分和时分两种50G-PON共存解决方案。综合多维度对比分析,时分方案在兼容性、便捷性、成本控制等方面展现出更显著的优势,是当前运营商万兆光网演进的最优选择。

时分方案与波分方案

业界提出的50G-PON&10G-EPON&EPON Combo方案主要分为时分方案和波分方案两类。从技术实现来看,两种方案在下行方向均采用波分方式,但在上行方向上存在差异:时分方案采用时分方式,而波分方案则采用波分方式,这也是两者最核心的区别所在。这种差异直接影响了两种方案在兼容现有终端设备方面的能力,进而决定了其在实际部署中的适用性与演进路径的优劣。

全兼容能力:时分方案的核心优势

波分方案不能兼容波长未收窄EPON终端,实质上无法解决现网大量波长未收窄EPON终端的兼容问题。其辅助手段(如终端替换或新建ODN网络)均需额外投入大量成本,不利于运营商的降本增效与可持续经营。

时分方案则彻底解决了万兆光网兼容现网海量未收窄EPON终端的这一难题,实现了EPON终端全兼容共存,现网终端无需退网或新建ODN,为网络的平滑升级为万兆光网扫清了障碍。

image.png

带宽利用率更高,带宽能力匹配业务场景
时分方案的下行带宽与波分方案一致,都采用波分方式。时分方案的上行带宽通过统一调度带宽,按需分配给三类终端,带宽利用率更高。时分方案实现了全体系终端的兼容,其方案价值优势更大。时分方案的上行带宽足以满足家庭(2H)和企业(2B)场景需求,且随着50G-PON终端数量的增加,其上行带宽会越用越多,直至有效带宽最大值。

统一DBA调度,时延无劣化

在PON特有的P2MP拓扑和上行突发机制下,每个DBA周期,每个ONU可获得一次时隙分配进行上行数据发送,时延为0-2个DBA周期。时分方案和波分方案采用500μs的DBA周期时,理论上其时延小于1000μs。在采用相同DBA周期时,时分方案与波分方案时延表现是一致的。

现网ODN主流采用G.652D非水峰光纤,水峰光纤风险极低
2000-2003年是G.652 A/B标准(水峰光纤)部署期,用于城域、骨干网。2003-2005年,G.652C/D标准(非水峰光纤)成为主流至今。PON大规模建设始于2008年后。江苏、北京、天津、宁夏、四川等多地调研结果主流采用G.652D光纤,基本未发现水峰光纤。整体上水峰光纤对时分方案基本无影响。

投资更加平滑、灵活和主动
时分方案在兼容能力、建设成本以及部署便捷性等核心能力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优势:

image.png

50G-PON时分方案:万兆光网演进的最优选择
50G-PON时分方案是当前实现网络平滑演进的“中国方案”,体现了我国在光通信领域的自主创新实力。该方案不仅有效保障了运营商百亿级存量设备的无缝升级演进,更推动了中国技术深度融入国际标准体系,为我国在万兆光网领域掌握全球话语权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该方案在最大程度保护和节约运营商现有投资的基础上,兼顾了50G-PON未来发展的演进需求,为全球运营商提供了兼顾成本效益与网络性能的最佳路径,是当前运营商万兆光网演进的最优选择。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