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联网反诈中枢:部署数联网(DSSN)助力提升反诈模型精准度

作者:中国移动福建公司  林恪 叶蕴芳 柳昕 中国移动研究院业务研究所 赵璐 责任编辑:包建羽 2025.07.04 09:01 来源:中移智库

中国移动福建公司依托中国移动“连接+算力+能力”信息服务体系,基于数联网(DSSN)的流通基础设施,打造低成本、高效率、可信赖的流通环境,实现将移动通信行业的手机用户数据(如用户实名身份登记、短信等数据),同福建省通信管理局联动数据的风险人员库进行数据隐匿查询,提升本省反诈模型的精准度。

挑战与破局:隐私保护下的精准反诈需求

电信网络诈骗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隐患,严重危害了社会安定和民众财产安全。尽管国家和相关机构采取了多种反制措施,但由于诈骗形式不断翻新,反诈工作的精准性和时效性亟需提升。当前,反诈工作面临的核心挑战可归结为数据利用的“双重枷锁”。

一方面,数据隐私与安全壁垒如同铜墙铁壁,难以突破。用户的实名信息、通信内容及行为轨迹属于高度敏感的个人隐私,受到《个人信息保护法》及《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严格保护,严禁明文共享或集中存储。公安部门所持有的风险人员库涉及国家安全及侦查秘密,敏感性更高。这些数据来自不同主体——如福建移动、通信管理局、公安厅——它们各自拥有独立的数据标准、管理要求和安全边界,形成了天然隔离的数据孤岛,造成了数据共享和整合的巨大困难。

另一方面,反诈工作对数据融合分析的精准性需求却日益迫切。为了实时、准确地识别高风险号码,尤其是新入网的可疑号码,并及时发现潜在受害者的行为模式,必须依赖于对海量、异构数据进行深度交叉验证和实时比对。然而,传统的点对点数据协作方式在应对这一需求时显得捉襟见肘。此类方式不仅建设与维护成本高昂、效率低下,而且由于缺乏强有力的互信机制和统一的安全保障,难以支撑大规模、高精度、实时性的反诈分析需求。

在这种背景下,亟需一种创新的技术架构和协作范式,能够在确保数据隐私和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推动数据的共享与利用。特别是如何在保证数据提供方的原始敏感数据不被泄露(“数据不可见”)的同时,支持多方数据的融合计算,以得出精准的研判结论(“数据可用”)。在此挑战面前,福建移动基于数联网(DSSN)构建一条兼顾数据安全和效能的数据价值流通通道,为反诈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和支持。

核心实践:数联网(DSSN)赋能隐私保护下的精准反诈

福建移动基于数联网(DSSN)构建一套以隐私计算为核心、安全专网为保障、多源协同为支撑的反诈精准化方案,在保障用户隐私的同时优化反诈模型的精准度和实时性。

构建安全协作基座,实现节点可信互联是实践的第一步。福建移动部署了完整的数联网(DSSN)平台核心组件,包括负责交易流程管理的“数据流通交易系统平台(DEP)”和负责网络资源调度与任务执行的“交付服务平台(DSP)”。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关键数据节点的安全接入:将福建移动自身持有的手机用户实名数据、短信元数据(如发送频次、接收号码特征等非内容信息)作为数据提供节点(DSN)接入平台;将内部承担核心反诈分析任务的系统作为数据需求节点(DRN)接入平台;同时,通过数联网(DSSN)的安全协议与通道,成功连接了福建省通信管理局(提供汇聚三大运营商信息的行业风险号码库、异常行为标签)和福建省公安厅(提供高度精准的涉诈风险人员身份库)的数据节点(均作为DSN)。这四方主体共同构成了一个服务于反诈专项的安全数据协作联盟,奠定了多方数据在保护前提下进行价值交互的基础。

应用隐私计算技术,筑牢“可用不可见”基石是整个方案的核心突破点,其关键在于深度应用“隐私求交”(Private Set Intersection, PSI)技术解决最迫切的高风险身份比对需求。具体场景中,福建移动的DRN节点需要将海量的用户号码或身份证号,与管局的行业风险号码库、公安厅的风险人员身份证库进行比对,以精准定位高危目标。传统明文比对方式因数据敏感性而完全不可行。数联网(DSSN)平台为此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首先,平台协调各方参与节点,所有敏感标识(如用户号码、身份证号)在本地进行特定加密算法(如安全哈希)处理,生成不可逆的加密标识符;随后,数联网(DSSN)平台调度其集成的先进隐私计算引擎(采用基于密码学的PSI协议),在一个严格受控的安全计算环境(可能基于可信执行环境TEE或纯密文计算框架)中执行复杂的比对逻辑;最终,计算引擎仅输出各方加密标识符的交集结果(即哪些移动用户的加密标识存在于风险库中),而各参与方的原始全量明文数据在整个计算过程中始终保持加密状态且严格隔离,彼此完全不可见。这一过程完美实现了“数据不动价值动”、“原始数据不出域”的核心原则,为高敏感数据的合规利用提供了技术保障。

打造“一站式数算专网”,保障高效安全传输是支撑隐私计算高效运行的网络基础。数联网(DSSN)的交付服务平台(DSP)扮演了智能调度者的角色。根据反诈分析任务的具体需求,DSP动态调度底层的“算网大脑”,为参与协作的福建移动DRN、管局DSN、公安厅DSN之间即时开通专属的“数算专网”连接。该专网提供高安全等级保障(如端到端加密隧道、严格的访问控制)、承诺带宽和低时延,与公共互联网及普通VPN有本质区别,为敏感数据的传输和隐私计算任务的交互提供了“信息高速公路”。同时,数联网(DSSN)平台具备可视化统一编排能力,能够无缝对接并管理多种主流的隐私计算引擎(如多方安全计算MPC、联邦学习FL、TEE等),屏蔽了底层技术差异,极大简化了复杂任务的配置、调度与管理流程,提升了整体运营效率。平台还实现了全链路可信管控,所有数据请求的发起、计算任务的执行、结果的返回均在平台的严密监控、审计和计量体系之下,确保操作全程留痕、过程可追溯,有效解决了多方协作中最关键的互信难题。

驱动多维度数据安全协同,铸就精准反诈利剑是最终的价值实现环节。数联网(DSSN)平台成功打破了数据孤岛,使得福建移动的用户身份信息与行为特征、管局提供的行业全局风险视角、公安厅掌握的精准涉诈情报,能够在坚不可摧的隐私保护屏障下实现安全交汇与价值融合。在这一安全计算环境中,反诈模型的能力获得了质的飞跃:通过融合公安风险库,模型能够精准定位到高风险人员在运营商侧的新开卡行为及其关联活动,有效打击“实名不实人”的诈骗源头;通过整合管局全行业数据,模型得以识别跨运营商流窜作案的号码关联网络和行为模式,提升对复杂诈骗链条的打击能力;通过对移动用户短信行为特征(在严格保护短信内容隐私的前提下,对发送量、接收方分布、时间规律、文本特征摘要等进行安全统计或特征提取)的深度分析,并结合风险标签库,模型能够更加精准地识别各类诈骗短信(如高发的金融诈骗、恶意营销)及其精心设计的绕过策略(如使用变体字、特殊符号伪装)。正是这种基于数联网(DSSN)实现的、安全合规的多维度、跨域数据交叉验证与深度分析,成为了驱动福建移动反诈模型精准度实现革命性提升的核心引擎。

成效显著与广阔前景

福建省完成数联网(DSSN)部署后,不仅提高了反诈识别的精准度,还提升了工作效率,取得显著的成效。在验证阶段,福建省利用数联网(DSSN)支持的隐私计算技术,成功筛选出395个新入网的高风险号码,有效拦截了诈骗源头。同时,通过交叉比对,还识别出了超过2万的高风险存量号码,为精准管控和打击提供了关键目标清单。

通过对36万条短信的分析,福建省能够清晰界定“金融催收”和“恶意营销”为最常见的诈骗短信类型,进一步发现了约1.6%的短信采用变体字、特殊符号等手段伪装,成功绕过了现有的拦截系统。这一发现直接推动了现有拦截策略的智能化升级。

更重要的是,福建省通过数联网(DSSN)的部署,成功建立了一个安全合规的数据协作标杆,验证了在现有法律法规框架下,如何有效融合高敏感度、多源异构数据进行社会协同治理。通过“一站式数算专网”和平台化的统一管理,福建省大幅降低了反诈数据协同的复杂性和成本,同时提升了反诈响应的速度和效率。

随着数联网(DSSN)技术的深入应用,福建省反诈工作的精准度和效率进一步提升。这一技术架构不仅为福建省反诈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也为其他领域的数据流通和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实践。

image.png

图:验证情况

广阔前景——数联网(DSSN)未来应用与潜力

数联网(DSSN)依托中国移动“连接+算力+能力”信息服务体系,作为跨行业、跨区域、跨领域、跨主体的下一代集约高效的数据流通基础设施,正逐步构建起跨行业融合的数据共享新格局,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应用前景和潜力。

一是在赋能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方面,数联网(DSSN)展现出构建可信交易空间的巨大潜力。它可以作为区域性乃至全国性大数据交易所的核心流通枢纽。通过打造交易所专属的数联网(DSSN)节点,并与政务云平台、行业云平台等实现安全对接,数联网(DSSN)能够提供覆盖数据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包括合规主体快速接入、安全可控的场内交付、交易全过程区块链存证、精准的计量计费以及安全的数据托管开发环境。这将为激活场内数据交易活力、构建以高效信息交换和强大算力网络为支撑的可信数据要素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在服务智慧城市精细化治理方面,数联网(DSSN)是打造城市级公共数据空间的理想选择。它可以有效融合市政设施管理基础数据、城市环卫专题数据、跨部门政务大数据、时空地理信息平台数据等,在保障数据安全与隐私的前提下,实现市政公共设施的精准管理、状态动态感知和异常智能报警,显著提升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和跨部门协同能力。进一步地,在市场监管领域,数联网(DSSN)能够推动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建筑工程质量等重点监管领域数据的融合共享。依托其安全能力,可创新开发智慧监管模型、非现场监管模式等,助力构建“精准高效、无事不扰、无处不在”的一体化综合监管体系。

三是在驱动跨区域、跨行业数据流通与创新方面,数联网(DSSN)在重点产业场景的应用前景广阔。以工业制造业为例,如纺织行业,数联网(DSSN)可安全汇聚分散在不同区域企业的生产设备实时运行数据、供应链物流数据、产品研发设计数据、市场营销数据及客户反馈数据等多源异构信息。在严格保护企业核心商业机密的前提下,利用数联网(DSSN)支持的隐私计算和高效流通,为产业链协同优化、预测性维护、精准营销、供应链韧性提升等提供强大的数据洞察支持,打破“数据孤岛”,实质性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和数字化转型。在农业农村领域,数联网(DSSN)可成为提升农业生产数智化水平的关键纽带。通过连接整合各类数字农业农村平台、农产品精深加工研发平台的数据资源,覆盖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全链条。支撑畜禽养殖智能化管理、果蔬茶种植数字化精准作业、食用菌工厂化智能控制等重点工程。同时,数联网(DSSN)强大的安全流通与追溯能力,是构建贯穿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的可信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核心支撑,能有效强化“食用农产品合格证”与“一品一码”追溯制度的衔接落实,切实提升市县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能力与全过程监管效能。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