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示好,“止痛”不“治痛”

作者:孙天 责任编辑:梅雅鑫 2025.07.18 09:02 来源:通信世界网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近日,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红透了半边天。先是官宣H20芯片恢复对华销售,而后他又身着唐装出席了第三届链博会并发言,随后又换回标志性皮衣召开了媒体见面会,黄仁勋此次访华的种种动态引发业界广泛讨论……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H20芯片的断供时间。2025年4月9日,美国商务部通知英伟达,要求H20芯片对华出口需申请许可证,实质等同于“无限期禁售”。此次禁令是2023年出口管制政策的加码,导致H20被纳入受限清单。

时隔三个月后,美国政府宣布恢复H20的对华供应,一时间,科技圈议论纷纷,有人认为H20可暂时缓解部分需求,对企业来说是利好消息,也有人认为不必为此喜忧,这只是美国的“烟雾弹”而已,芯片行业还需走独立自主的道路。

拨云见日,恢复H20供应的原因是什么?

猜测一:中美博弈的阶段性妥协

此前,中美经贸双方在英国伦敦举行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据彭博社报道称,美国财长贝森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批准这类许可是特朗普政府与中方谈判的一部分内容,他在7月15日稍早时也承认,对英伟达H20芯片的限制措施,确实是近期美中在伦敦谈判中的议题之一。

美国对华芯片政策的“副作用” 已逐渐显现,迫使美方重新评估政策代价。英伟达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在第一季度财报公布时表示,英伟达在第一季度无法交付H20损失25亿美元收入,这对公司未来业务造成重大不利影响。预计第二季度,面向中国的数据中心收入将大幅下降,H20收入损失约80亿美元,使得企业财务压力持续加码。

猜测二:中国已经研发出等效芯片,解禁乃不得已为之

一方面,H20芯片是特供给中国的,是专门为中国研发设计的H100降配版,H20的FP16算力为148TFlops,仅为H100的15%左右。

另一方面,在美国政府通知英伟达禁售H20芯片的第二天,华为随即在4月10日召开的云生态大会上,宣布昇腾920芯片已成功研发,将于2025年9月量产上市,性能堪比英伟达的H100芯片。此外,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宣布确认昇腾920在千亿参数大模型训练任中,效率达到了H100的105%,也就是官方确认昇腾920确实可以堪比H100芯片。

面对昇腾920,似乎解禁H20就成为必然,因为H20本身就是面向中国的特供版。

猜测三:英伟达库存大量H20

2023年11月,英伟达推出H20特供芯片;2025年4月,H20芯片被禁售,在长达17个月的市场周期中,英伟达H20一定有不少H20库存。在2025年的第一季度财报上,英伟达财务官所述的收入损失也证实了这一点。

在商言商,如何看待恢复H20供应?

对于英伟达H20恢复中国市场这一现实,不同人所占立场不同,有不同意见。

在中美科技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这一举措被视为中美科技博弈出现缓和,给我国智算产业带来了利好。但在市场的一片欢呼中,我们站在产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应冷静思考,持续加速芯片的国产化替代。

中国信通院饶伟强认为,H20的供应恢复其实是中美关税谈判的结果之一。美方放松4月来对H20的禁令,对我国的影响是两方面的,一是H20恢复供应对我国AI肯定是利好的,虽然H20芯片是降配版,但在性能方面确实比较好,国内厂商采购成本会显著降低(不需要再从其他国代为转运);二是国产芯片近年来也在高速发展,H20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挤压国产芯片的需求,但是我国推动国产化替代,独立自主的大方向是不会改变的,所以影响可能较为有限。

在第三届链博会开幕式上,黄仁勋也明确指出,中国的开源AI是推动全球进步的催化剂, 让各国和各行业都有机会参与这一AI革命。开源同样是保障AI安全的关键,有助于推动国际社会在技术标准、性能基准和安全防护措施方面的协作。英伟达将继续与长期合作伙伴以及众多新朋友携手,在AI时代共创繁荣未来。

需要承认的是,H20性能依然具有性价比,但美国政府朝令夕改,我国芯片产业需要走独立自主的路,不可完全依靠国外芯片供应。

河北省通信管理局马辉认为:“前期我国的智算中心依赖的是英伟达硬件构建的集群,此前的封锁、禁运,使我们的算力遇到瓶颈,H20暂时缓解了部分供需压力,避免了已经投入的配套设施因为断供而闲置,但长远看还得自力更生。”马辉指出H20是A100的降配版,性能差很多,仅仅可以满足当下的一些应用需求,但长远看还要靠我国自研芯片。不必为可买H20高兴,还得脚踏实地走向前,避免“制裁—妥协—又制裁”这样的恶性循环。“还得把核心科技自己掌握手中,只有我们自己能做相当于、直至超过H20的芯片,才能为下一步做A100打下基础,一步一步做下去,越做越好。”

在探讨这一话题的过程中,有人形象地把这一事件比喻为:英伟达H20只是止痛药,而非解药。的确,英伟达H20芯片的暂时供应,不能解决中国当前缺少高端、能用、好用的芯片困境,长远来看,还需攻坚克难,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