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据cnews网站7月30日报道,俄罗斯正在加速研发用于量子计算机元件的核心芯片技术,旨在突破多量子比特计算的应用瓶颈。俄罗斯科学院在“超级量子”代号下,开发低温集成控制系统及太赫兹高灵敏度接收器,以增强超导量子计算的性能与信号处理能力。
俄罗斯科学院无线电工程与电子研究所尼古拉·基涅夫表示,当前科学院正着力开发超导量子处理器的低温集成控制技术,以增加量子比特数量。“超级量子”是一项综合工程,还包含研制太赫兹频段高灵敏度接收系统,用于捕捉来自宇宙的极微弱信号。
量子计算元件基础研发每年获得约 2500 万卢布拨款。基涅夫介绍,“我们已设计并测试了控制量子比特的基础组件:低温高频参考信号发生器,未来它们将用于改变量子比特的量子态。”
俄罗斯正在攻关量子计算电子元件。该团队已开发并验证多层超导结构的新工艺,基于这些结构将制造太赫兹频段的超高灵敏度器件。
这些微芯片用于将室温计算机的指令与数据转换成能够操控或读取位于接近绝对零度的低温恒温器内量子比特状态的信号。“本质上,量子处理器是计算核心,而量子-经典混合芯片则构成该核心的低温微控制器。” 俄罗斯科学院代表解释。
“当然,‘超级量子’这一局部项目并不打算单独造出整台量子计算机,”他补充道,“全球 IT 巨头 IBM、Google、Intel 每年在量子计算领域的投入高达数百亿美元,我们的资源远不及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