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需求变化重塑半导体产业秩序

作者: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鲁长恺 吕佳欣 责任编辑:包建羽 2025.08.01 09:03 来源:通信世界杂志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近日,英特尔CEO陈立武向全球员工发表内部讲话时表示,英特尔已不再属于芯片行业领导者之列。“二三十年前,我们确实是行业领导者,如今行业格局已经改变,我们已不在全球十大半导体公司之列。”而反观英伟达,在算力需求结构性变化的背景下,其市值一路高歌猛进,突破4万亿美元。

Gartner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半导体产业总收入为6559亿美元,比2015年增长超95%。英伟达首次超越三星电子和英特尔,跃居全球半导体厂商营收榜首。过去十年,数据中心规模建设、数字货币“挖矿”热潮、大模型训推需求爆发等驱动全球算力高速增长,算力需求结构从通用化转向智能化,从依赖CPU的通用算力,到并行算力,再到当前需求爆发的智能算力,这种结构性变化引发半导体产业竞争格局巨变。

曾几何时,云计算普及、通算算力数据中心建设需求激增推动英特尔营收达到历史巅峰。2015年前后,云计算产业发展迅猛,电商、社交、云服务等企业“上云”替代传统本地服务器趋势显著,引发以通用计算为核心的数据中心规模建设,英特尔凭借在x86架构CPU领域的长期技术积累和市场垄断地位,成为最大受益者。2015年,英特尔的至强处理器占据全球服务器芯片市场份额90%以上,几乎垄断亚马逊等头部云厂商的服务器采购,因此数据中心业务成为英特尔在PC业务以外的第二增长曲线,稳固了其在半导体产业中的领先地位。此外,新冠肺炎疫情对人们的生活、办公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加速了远程办公、在线教育、流媒体等应用发展,云厂商对数据中心进行紧急扩容,2020年全球数据中心市场规模突破6000亿美元,比2015年增长50%以上。又一波数据中心建设热潮推动英特尔在2021财年达到了年度营收的巅峰。

但近年英特尔的业务发展并不顺畅。一方面,2020年AMD Zen架构第三代产品单核性能反超英特尔同代产品,英特尔服务器CPU市场份额从2015年近乎垄断跌至2022年的66%。另一方面,英特尔在人工智能领域布局迟缓,直到2020年才推出首款AI加速卡Gaudi,2024年英特尔AI芯片营收仅为英伟达的十分之一。

游戏业务稳定、“挖矿”热潮兴起、智算需求爆发三大因素推动英伟达成为AI算力巨头。一是游戏业务的技术积累和市场需求催生CUDA平台。英伟达早期通过与微软Windows系统进行深度协同,抓住PC游戏市场增长的红利期,逐步建立起在游戏GPU领域的主导地位。高效处理并行化图形任务是游戏业务的核心需求,这推动英伟达的GPU从单一图形处理器向通用并行计算芯片演进,为后期CUDA平台的发展奠定了硬件基础,且依靠游戏业务积累的开发者群体也成为了CUDA生态的初代用户。

二是“挖矿”热潮让英伟达短期营收大幅增长,GPU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在2016—2018年的“挖矿”热潮中,大量“矿工”购买英伟达GPU用于“挖矿”,2018财年英伟达收入创下97.1亿美元新高,同比增长41%。

三是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推理需求形成庞大的智算芯片市场。据统计,大模型训练所需的算力每3~4个月增长1倍,增速远超摩尔定律,对于半导体产业的带动作用显著。英伟达以“GPU芯片+CUDA平台+NVLink生态”在大模型训练所需的高算力芯片市场形成垄断,成为智能时代最具影响力的芯片供应商。

回看2015年,英伟达的营收不足英特尔的十分之一;而2024年,英伟达以767亿美元登顶全球半导体厂商收入榜,较2015年增长14倍。

在算力发展的浪潮中,英特尔和英伟达的命运产生分化,英特尔因依赖传统CPU业务,在算力架构转型中逐渐失去主导地位;英伟达则精准抓住GPU在并行计算和人工智能发展中的核心价值,从游戏GPU厂商这一边缘角色跃升为“算力定义者”,成为半导体产业新霸主。

*本篇刊载于《通信世界》2025年7月25日*

第14期 总972期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