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最高水平!多芯光纤放大器创下140公里410.5Tbit/s传输纪录

责任编辑:包建羽 2025.08.06 11:08 来源:通信世界网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近期,烽火通信联合中山大学、杭州硫通光子科技有限公司完成C+L波段包层泵浦多芯光纤放大器的海底SDM传输实验,创下单根光缆140公里距离410.5Tbit/s的传输纪录,相关论文成果被2025年国际OECC会议收录为PDP论文。此次实验中,烽火通信研发的7芯单模掺铒光纤产品,配合中山大学完成7芯光纤放大器研制,实现各芯在C+L波段的信号增益均高于24dB,且最大芯间增益差低于3.9dB。

突破容量瓶颈,推动海缆通信升级

多芯少模光纤是近年海缆通信领域的重要突破,旨在应对全球数据流量激增与海底系统扩容需求。相比传统单模光纤的容量瓶颈,其通过多个独立纤芯并行传输提升空间复用率,以少模设计降低模间串扰,兼顾大容量与低复杂度,还能减少海底中继器数量、降低部署维护成本并保持长距离传输稳定性,未来或成为跨洋干线升级关键方案,推动Pbit/s级超高速海缆系统实现。

多芯光纤传输的优势不仅在于通过空间维度复用(空分复用技术SDM)增加容量,更在于可通过直接的多芯光放大替代传统单模光纤放大,以降低系统光中继器功耗,其研究涉及多芯掺杂光纤、泵浦方式、泵浦耦合器件及泵浦效率提升等方面,目前已成为国内外众多研究机构争相攻克的技术热点及难点。

突破技术壁垒支撑超高速传输

烽火通信在多芯少模光纤的设计与制备方面积淀深厚,深度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基于光纤新模态的超大容量新型光纤信息传输处理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承担OAM空分、模分复用光放大器研制工作。针对少模掺铒光纤研制需求,成功搭建全气相MCVD工艺制造平台,对该光纤的设计及制造工艺参数展开大量研究。相关产品支撑多个海缆放大器的工程化研制并形成工程样机,在支持放大信道数、增益性能等指标上,多次创下业内报道的最高水平。

与此同时,烽火通信持续专注于多芯少模掺铒光纤技术研究,已研制出四芯、七芯等单模掺铒光纤,3模、6模等掺铒光纤及7芯OAM少模掺铒光纤等产品,并配合国内高校完成多个多芯少模光纤放大器研制。2022年,支持天津大学研制的3模掺铒光纤放大器在C波段内可提供25dB平均增益,差分模式增益低于1.1dB,噪声系数低于6.5dB,支持28-Gbaud QPSK信号的总传输距离达3840km,创下当期少模在线放大传输演示最长距离纪录。

image.png

3 模掺铒光纤放大器特性

image.png

7 芯单模掺铒光纤放大器增益特性

多芯少模光纤放大器借助空分复用大幅提升光通信容量,为AI算力时代的海量数据传输提供关键支撑。烽火通信将持续对多芯少模光纤技术开展研究,进一步优化性能,推动Pbit/s级超高速海缆系统落地应用。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