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WAIC 2025已在上海圆满闭幕,智能机器人成了最耀眼的明星,参展公司由上届的18家激增至本届的80多家,超 150 智能机器人同台亮相创造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智能机器人从去年的“新奇好玩”到今年的 “真干活”,正加速迈向商业化新纪元。
大脑范式革命:大模型注入“思想”,多模态赋予“灵魂”
从“指令执行”到“意图理解”。大模型重塑人机交互,机器人操作不再依赖于复杂的编程或预设脚本。用户可以通过模糊、自然的日常语言下达指令,机器人大脑能够自主地将复杂任务分解为一系列可执行的动作序列。在 WAIC 2025 的星动纪元展台,当现场观众随口说出 “把那边乱乱的桌子收拾一下,顺便给客人倒杯温水” 时,星动 Q5机器人通过大模型对 “收拾”“乱乱的” 等模糊词汇的语义理解,自主生成了 17 个连贯动作,完好的把要求做到位。
从“单一感知”到“多模态通感,机器人更懂物理世界。如傅利叶的 GRx 系列机器人在康复训练时,拥有听觉、视觉、触觉等通感系统,能够将患者的语音提问、面部表情所传达出的情绪,体验者对指令的动作反馈,以及其在空间中的位置移动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全方位、深层次地理解物理世界。
本体技术突破:软硬件协同,打造“好用、耐用、用得起”的躯体
“小脑”与“本体”的突破: 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小脑)和物理形态(本体)也取得了长足进步。高精度传感器、轻量化高功率密度的执行器(电机)、更长续航的电池以及更先进的运动控制算法,加上核心零部件的“强链”与“降本”,使规模化落地有了基础,尤其本届大会一大批国产厂商携高性能、低成本的核心组件亮相打破国外垄断。如星动纪元L7全尺寸人形机器人搭载了自研的高性能关节模组,能够完成 360 度旋转跳、街舞 Breaking 等高难度动态动作,其55自由度协同控制技术达到工业可用标准。
从“刚性”到“柔性”的结构革命。多家公司采用仿生学设计、新材料和柔性驱动器,使机器人拥有更轻量化的设计、更安全的力控制能力和更高的运动灵活性,能够跨越运动控制与操作精度的临界点,极大拓展了在商业服务、医疗康复等领域的应用边界。如千寻智能人形机器人 Moz1,能够精准感知和控制力度,灵巧手能完成机械臂叠衣等精细任务。
由单机到群体协作智能兴起。机器人工作不再是单机,而是群体协作,并实现群体智慧。如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展示了四台机器人通过"慧思开物"平台协作实现自主调度,完成电控柜操作、灯泡质检等复杂任务,实施 “电工操作-质检-封装-搬运”全流程,实现多智能体协同和工业级任务调度。
商业落地:“具身+”赋能,重塑产业生态
“具身+新工业”:打造极致柔性的“黑灯工厂”。在汽车、3C、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中,机器人不仅能完成传统机械臂难以胜任的复杂装配、精细打磨和非标准质检,更能通过自主学习,快速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柔性产线切换。优艾智合提出“一脑多态”架构理念,以核心控制大脑为基础,适配双足、轮式、履带等不同形态,已实现多场景定制化与工程落地。
“具身+大健康”:应对老龄化挑战的“智慧雇员”。 面对老龄化趋势,具身智能在康养、医疗领域的应用显得尤为迫切。傅利叶的GR-3康复机器人通过多模态大模型实现导诊、上肢康复训练及远程诊疗,展现了在医疗领域的独特价值。
“具身+新商业”: 重塑生活与工作方式。在零售、餐饮、酒店、展馆等商业场景,具身智能机器人正作为新型劳动力,承担引导、接待、导游、咖啡师、配送、清洁、甚至“情感伴侣”等工作,为消费者带来新奇、高效的服务体验。如银河通用Galbot机器人,利用其端到端大模型驱动的快速自我修正与应变商用能力,现场模拟1:1还原真实商超场景,能够完成盘点、补货、商品取送、打包等全流程操作,支持24小时不间断商品配送与库存管理,实现全天候值守。
“具身+特种作业”:在极限环境中彰显“硬核”价值。 在电力巡检、矿山勘探、应急救援、深海探索等高危、恶劣或人类难以企及的环境中,具身智能机器人正成为不可替代的“超级工兵”。如云深处科技现场展示了山猫系列轮足机器人,其自主研发的控制算法和核心零部件已广泛应用于电力巡检、应急救援等高要求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