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是国际互联网体系结构及标准的制定组织,制定了包括IPv4/IPv6/SRv6、TCP/UDP、QUIC/HTTP等方方面面互联网协议。IETF的会议每年召开三次,已经召开了41年共计123次。
此次召开的IETF123次大会于2025年7月19日至7月25日在西班牙马德里举办,吸引了来自世界77个国家/地区的超过1600名线上线下参会者,包括全球运营商、设备商、高校等企业和研究机构的专业人士。共举办了超过100场工作组会议和41场专题会议,涵盖了从核心互联网技术到前沿研究的广泛话题。中国移动等三大运营商、清华大学等高校、华为、中兴等设备商共计187名代表参会,主导算网融合、源地址验证、SRv6部署等技术标准,活跃在路由域(RTG)、管理域(OPS)、Web及传输域(WIT)等领域中。
作者长年从事互联网技术研究及标准制定,在本次会议的参会过程中感受到互联网新技术的蓬勃发展浪潮,同时也切身体会到我国已经成为IETF核心力量之一,在此分享互联网新技术发展趋势,供大家参考。
IETF123的六大趋势观察
趋势1:“智能体互联网”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最大热点
基于大模型的 AI Agent(即智能体)代表了AGI的前沿发展趋势和应用方向,海量的智能体之间将产生全新的通信模型、组网协议和服务模式,以及全新的标识、接入、认证、路由等核心技术。智能体互联网(The Internet of Agents)应运而生,基于传统互联网构建新型overlay网络,为智能体的泛在接入和高效互联提供高质量网络服务。自2024年底开始,其相关技术和协议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
2024年11月,Anthropic正式发布并开源了MCP协议,解决大语言模型(LLM)与外部数据源及工具集成的兼容性问题;2025年4月,谷歌发布A2A协议,是目前业界智能体之间通信的主流协议,当前已经正式转交给Linux基金会管理,为构建开放共享的AI协作生态奠定基础。2025年5月,思科在IETF提交首篇文稿,提出启动智能体互联网国际标准化的建议,引发强烈关注。
面向6G的智能体通信场景,中国移动研究院于2024年6月发布《智能体通信网络(ACN)》白皮书,获得国际广泛认可。标准方面,2025年上半年,3GPP 6G需求研究报告已经写入智能体的定义,6G网络架构也将智能体纳入研究范围。同时,CCSA也成立智能体通信网络子工作组,开启6G智能体通信标准研究。在今年6月MWC大会上,中国移动研究院等发布了ACN的验证系统,获得央视媒体报道及产业界广泛关注。
本次IETF123会议上,智能体互联网成为最受关注的热点。思科、中国移动、法国电信、谷歌、Anthropic、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亚马逊、中关村实验室等国内外主流企业联合组织了多场智能体互联网研讨会,IETF IAB成员Cullen Jennings以及多个领域的AD参加,围绕智能体互联网的场景需求、接入认证、交互协议等开展讨论,参加人数超百人,成为IETF规模最大的非工作组会议之一。会议提出了在IETF持续推进智能体互联网标准的可能方向,接下来将进一步明确场景需求以及技术标准化路径。总体观察,智能体互联网的发展愿景已经比较清晰,但仍处标准制定的早期,需要进一步探讨与当前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关系,明确其技术范畴和实施路径。
趋势2:算网融合走向协议创新的深水区
网络、计算、应用等融合是IETF近5年的标准热点,算力路由CATS、应用感知网络APN成为其中的重大方向,甚至于对互联网的基础协议都产生重大影响。2023年,IETF成立算力路由工作组(CATS),截止本次会议已经并完成了场景、需求、架构、算力度量立项,有望发展成为IETF算网融合的“根技术”。Telefonica等基于欧洲Codeco项目开展了面向CATS算力度量的Hackathon活动,标志着我国原创技术标准逐步走向国际应用。
同时,从2023年起智算网络成为全球发展的热点,每次IETF会议均开展数场面向AI4NET以及NET4AI的side meeting。本次会议发起召开了“流量工程和负载均衡快速通告(Fantel)”BoF,面向流量控制、负载均衡等研讨AI网络通告机制的标准潜力。
趋势3:网络安全仍是全球关注的重头戏
互联网安全一直是全球网络发展的核心挑战,近几年每次IETF会议都有安全相关的BoF,安全域的工作组已经从2018年的10余个扩增至31个。本次会议共举办两场BoF:一是TLS导出证明(EXPAT),讨论面向TLS X.509证书无法传递平台可信度的问题,二是Web机器人身份验证(Web Bot Auth),讨论面向非浏览器的流量识别问题。
趋势4:高效绿色智能成为网络运维的新焦点
面对多元化业务的发展趋势,OPS域去年相继成立SRv6OPS、GREEN、NMOP工作组,推动网络运维管理向高效可靠、绿色节能、智能管控方向升级演进。本次SRv6OPS工作组会议上,中国移动联合加拿大贝尔、瑞士电信、德国电信等6家运营商发布了SRv6压缩部署白皮书,全面阐述了SRv6压缩的标准化成果和全球运营商部署实践经验,基本达成了压缩SRv6是真正可以大规模部署的SRv6重要共识。
趋势5:深空、卫星网络成为IP互联新场景
IP技术应用在深空网络及卫星网络等领域成为新的标准化热点,IETF成立了TIPTOP工作组(Take IP To Other Planet),制定面向“地球—月球”、“地球—火星”等超远距离深空通信的技术需求和用例标准。本次会议TIPTOP工作组采纳了场景和需求立项,将空间遥控、遥测、延迟媒体、科学数据等纳入场景标准。中国移动牵头举办了卫星网络传输协议优化side meeting,讨论了低轨卫星环境下传输层协议的适应性改进。
趋势6:中国公司成为IETF新技术方向的核心贡献者
近几年,中国公司和高校在IETF的路由域、管理域、传输域等多个领域主导技术标准,带动了中国公司的整体IETF文稿贡献度,也助力中国参会代表持续担任IAB成员,成为全球互联网标准专家。
在文稿贡献度方面,华为、中国移动已跃居全球前四,中国移动持续保持全球运营商首位。在基础协议标准方面,中国移动主导制定的标准RFC9800于2025年6月正式发布,定义原创SRv6压缩帧头结构和基础转发机制,IETF为该标准分配整百编号,彰显其里程碑意义。在参会人次方面,IETF123次会议中国现场参会人数接近200,位居全球各国和地区第三。在新技术探索方面,我国相继主导了源地址验证路由、算力路由、G-SRv6、等原创技术的国际标准突破。近3次IETF会议召开的Side Meeting里,中国公司主导的总体占比近50%。整体上,中国已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IETF新方向的核心贡献者。这也是在前辈努力的基础上,历时20年,中国在互联网标准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功。
2026年3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将牵头在深圳承办IETF125次会议,这是自2010年在北京举办IETF79次会议后第二次承办IETF会议,期待可以有更多的中国专家参与,取得丰富的标准成果。
结语:互联网标准未来十年展望:多要素融合、多维度性能和多元化服务
互联网已经呈现出多要素融合、多维度性能和多元化服务趋势:一是数据、算力、智能、安全等新型生产力要素与网络正在加速深度融合,二是带宽、时延、抖动、吞吐、丢包率等多维定制化性能指标进一步演进,三是新型智能体通信、元宇宙等新业务提供灵活、动态、智能的多元服务,这些都呼唤互联网技术面向智算网一体化深度创新。
此次IETF会议可以看到,全球对于智能体互联网、智算网络的技术和标准布局已经展开,需要把握我国在智算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近些年在互联网原创技术标准的发展优势,提早布局,持续构建自主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开启互联网标准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