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在 5G-A 的演进蓝图中,通信与感知融合技术受到业界重点关注,使能通信网络的“智慧感知能力”,服务于智慧低空、智能交通等领域创新应用。通感融合指标与评估方法研究是科学评估不同场景下通感技术方案应用性能的关键,也是推动通感技术落地应用的必要前提。
IMT-2020(5G)推进组通信感知融合任务组(以下简称5G通感任务组)目前完成《5G-Advanced通感融合指标与评价方法研究报告》并发布。
点此查看《5G-Advanced通感融合指标与评价方法研究报告》
本研究报告基于5G通感任务组发布《5G-Advanced通感融合仿真评估方法》感知信道建模基础上,首先分析了5G-A通感信道模型,并关注通感评估配置以及通感评估方法,同时给出了产业界典型通感应用场景下最新仿真评估结果。具体内容包括:
(1)通感信道模型:针对目标信道以及背景信道,本报告给出了目标RCS、环境物体建模、路径损失计算、LOS概率条件、绝对时延建模、小尺度信道生成以及背景信道建模的具体方案,作为后续的仿真评估基础。
(2)通感仿真参数:针对无人机、车辆以及人的场景,本报告参考TR36.777、TR37.885等3GPP标准,类比通信仿真,给出了在不同场景下的目标分布以及感知仿真参数,为系统仿真以及链路仿真参数设置提供参考。
(3)通感评估方法:针对感知中关注的分辨率、精度和检测概率等参数,给出了具体的评估方法,对应到系统仿真与链路仿真中具体的参数计算,实现感知指标的仿真统计方法的定义。
(4)通感仿真评估结果:基于信道模型、仿真参数配置以及业界共识评估方法,针对无人机、车辆和行人典型通感应用场景进行仿真评估,并给出相应评估结果。
本研究报告结合3GPP 通感信道建模研究项目最新进展开展研究,提供业界共识通感仿真评估配置与方法,为后续5G-A通感融合技术方案性能评估和标准化提供重要参考。
面向未来,通感仿真评估场景配置扩展适配更多应用场景、通感基站和终端设备的增强演进以及新的应用频段,场景性能指标要求和技术方案性能评估也将相应增强研究,推进通感技术面向多样化场景需求的标准研究及应用落地。5G通感任务组将结合试验持续推进通感融合更多领域的应用与创新。同时,期待与通信感知产业相关企业、组织、垂直行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等携手合作,共同推进通感融合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