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移动多型号无人机筑牢“三断”应急通信保障“立体防线”

责任编辑:梅雅鑫 2025.08.28 16:15 来源:通信世界网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当前,正处于防汛关键期。面对“断网、断电、断路”的极端险情,通信保障不仅是技术任务,更成为灾区应急指挥与救援的关键支撑。

面对汛情挑战,今年以来,陕西移动通过多型号无人机系统、专业化飞行队伍与多种地面应急装备的协同部署,逐步构筑起一张响应迅速、覆盖广泛、运行可靠的“立体防线”,切实提升“三断”场景下的应急通信保障能力,目前已在多次实战中展现出快速响应、广域覆盖、持续稳定的突出能力。

多机型协同作战,打造空中通信“生命线”

无人机能够有效应对“三断”场景,是因为它通过空对地覆盖方式,直接绕开因灾害而损毁的地面光缆、电力设施和道路,将基站悬挂在灾区上空,从而快速在断网、断电、断路的“信息孤岛”区域内恢复移动信号,架起一条无形的信息生命线。陕西移动针对不同应急场景需求,精心配置了多型号无人机阵容,形成高低搭配、功能互补的集群保障能力。

据陕西移动西安分公司工作人员介绍,陕西移动构筑的无人机通信保障体系核心设备是FS100中型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巡航速度为90-110km/h,满载飞行半径超过260km,具备红外侦测、卫星通信、公网回传等多种功能。在光缆损毁、电力中断等情况下,无人机可通过搭载基站快速实现受灾区域的4G网络信号广域覆盖,恢复灾区通信,覆盖半径最大可达6km。

image.png

该无人机还搭载了“三光吊舱”,依托内置的高清可见光摄像机、红外成像设备、激光测距机等应用,可实现对地成像、AI识别、自动跟踪等功能。例如,在汛期抢险等突发事件中,无人机可识别地面失联人员,通过高精度定位信息指导搜救。

为应对极端条件下“物资送不进”的核心难题,陕西移动还配套部署了系留式无人机。该无人机核心功能为重型物资运输,标配大尺寸货箱和空吊索降系统,可容纳标准纸箱或直接进行空中精准抛投。在断路、断电的灾害现场,它能化身“空中穿梭巴士”,适应暴雨、大风等复杂气象条件,快速飞越塌方、洪水等障碍,将光缆、基站设备等关键装备精准运送至指定区域,有效克服地形障碍,大幅提升应急响应效率与抢险安全性。目前,该型无人机已在陕西全省各地市配置8台,成为地面应急通信保障系统的有力补充。

image.png

跨区域支援,无人机实战显威力

无人机的能力,最终要在灾害现场接受检验。7月下旬,在延安市志丹县、吴起县等地,两种应急通信保障无人机在受灾区域上空盘旋穿梭,协助地面人员串接光缆、搬运物资、提供应急网络覆盖,这是无人机应急通信保障技术在陕西省内的首次“实战”应用。

延安市志丹县旦八镇洛河流域遭遇强降雨引发的洪峰,导致河道通信光缆被冲断、基站设备受损。洪水退去后,河床堆积淤泥、积水形成水洼,人工搬运设备困难,传统布缆路径受阻。面对困境,陕西移动延安分公司网络保障人员启用无人机技术,工作人员操控无人机,精准跨河运送光缆及维修设备,成功避开了淤泥区域,将原本需要3小时的跨河布缆作业缩短至40分钟,单次跨河物料运输效率提升近5倍,加速了抢修进程。

image.png

在同期的延安市吴起县应急通信保障中,陕西移动紧急调拨的中型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搭载高空基站,抵达铁边城镇等受灾严重区域上空后,实现了超10平方公里的信号覆盖,有力保障了吴起县防汛抢险指挥部及周边人员密集区域基本通信需求,架设起救灾指挥和群众联络的“空中桥梁”。

image.png

7月29日,北京密云、怀柔等地因强降雨引发洪水和山体滑坡,多个村庄受灾,部分村子的道路、电力、通信中断。灾情发生后,陕西移动组建应急保障队伍,携带刚刚执行完延安应急通信保障任务的FS100中型垂直固定翼应急通信无人机,星夜兼程,跨越1300余公里驰援北京。

image.png

抵达现场后,无人机搭载20千克应急通信设备,在海拔600米的复杂环境中升空。凭借5小时的长航时优势,对8个受灾村落展开不间断、循环式通信保障,在超10平方公里的受灾核心区建立起稳定信号覆盖,为救援指挥和群众联络打通了重要的信息通道。当地政府充分利用宝贵的空中信号窗口期,通过无人机平台及时向受灾群众发送应急信息和互动通知。

此次保障,成功发送应急短信近8000条,为用户提供3000次报平安服务,累计吸收接入用户超3500人次,有效缓解了灾区群众与外界失联的焦虑。

强化能力建设,构建空天地水一体化保障体系

无人机的有效运用,离不开专业人员的精准操控。陕西移动高度重视无人机操作人员梯队建设,截至目前,已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多次超视距无人机驾驶员专项培训。目前已有15人成功取得飞行执照,获证人数在全国通信行业中位居前列,为复杂环境下的无人机作业提供扎实人才保障。

与此同时,陕西移动不断丰富应急装备类型,在今年还引入了水陆两栖全地形应急车,可在洪涝、泥石流等极端路况下行驶,轻松跨越水域、沼泽、雪地等障碍,将卫星基站、发电机等设备快速运抵一线,进一步增强了“三断”情境下的物资投送与通信恢复能力。

1756369368138034838.png

在洪涝、地震、雪灾等救援场景中,由于行驶路况多变,普通车船往往难以快速抵达,而陕西移动配备的高性能两栖越野装备可轻松跨越江河湖泊、沼泽、泥坑、雪地等复杂地形,能够解决道路中断、水域阻隔时应急通信设备、保障人员和物资难以及时送达的难题,有效提升应急通信保障响应速度和覆盖范围。

据陕西移动技术人员介绍,该设备和应急卫星基站、应急通信无人机、应急通信车等20余种设备,一同构建起空、天、地、水全场景覆盖能力,为我省突发自然灾害等各类应急通信保障场景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和能力储备,构筑起一张立体、高效、可靠的应急通信保障网。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