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门:推进“人工智能 +”能源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王鹤迦 2025.09.09 09:01 来源:通信世界网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9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 +”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到 2027 年,能源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体系初步构建,算力与电力协同发展根基不断夯实,人工智能赋能能源核心技术取得显著突破,应用更加广泛深入:

推动五个以上专业大模型在电网、发电、煤炭、油气等行业深度应用;

挖掘十个以上可复制、易推广、有竞争力的重点示范项目;

探索百个典型应用场景赋能路径;

培育一批能源行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研发创新平台;

制定完善百项技术标准

培养一批能源与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

探索建立能源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应用金融支撑体系;

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能源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发展模式;

能源领域智能化成效初显。

到 2030 年,能源领域人工智能专用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算力电力协同机制进一步完善,建立绿色、经济、安全、高效的算力用能模式。

能源与人工智能融合的理论与技术创新取得明显成效,能源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跨领域、跨行业、跨业务场景赋能,在电力智能调控、能源资源智能勘探、新能源智能预测等方向取得突破,具身智能、科学智能等在关键场景实现落地应用。

形成一批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 +”能源相关研发创新平台和复合人才培养基地,建成更加完善的政策体系,持续引导“人工智能 +”能源高效、健康、有序创新,为能源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意见指出,围绕能源保供和绿色低碳转型需求,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虚拟电厂(含负荷聚合商)、分布式储能、电动汽车车网互动等灵活性调节资源中的应用,提升负荷侧群控优化和动态响应能力;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新型储能与电力系统协同优化调度以及全生命周期安全中的应用,推动可再生能源制氢生产工艺智能寻优。强化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能源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和碳排放管理,提升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电、热、冷、气联供的综合能效和降碳水平。推动人工智能在零碳园区、智能微电网、算电协同中的应用,提升源网荷储一体化智能运行水平,促进新能源就地消纳。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