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云洲李明明:数转大师可为中小企业提供“小准轻快”数智化服务

作者:孙天 责任编辑:梅雅鑫 2025.09.15 08:53 来源:通信世界网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近日,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工业智能体专业赛在“99全球链商节开幕式暨丰台对外开放发展推介会”上正式启动。赛事旨在推动人工智能与工业系统深度融合,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为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工业智能体专赛启动会媒体问答环节,工信智媒体(通信世界)记者就中小企业数智化转型面临的问题以及工业智能体在中小企业转型中的作用等问题,采访了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副总经理李明明。

image.png

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副总经理李明明

如何破局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困境?

当前,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普遍面临“不想转、不会转、不敢转”的困境,如何解决这一核心问题?

李明明表示,浪潮云洲数转大师“N+1+X”模式从“降低门槛、精准适配、长效保障”三个核心维度,破解中小企业转型痛点。其中“N”是面向多个试点城市重点行业投资行业应用一体机,比如针对精品钢、汽车零部件等投资一体机及行业应用,形成行业应用一体机,为企业提供SaaS订阅服务,降低企业转型成本;“1”是一套算网一体化产品体系,实现对泛在算力网络资源的可信接入、统一纳管、智能调度、算网应用以及高效共享,实现各类能力要素融合与协同,以及快速搭建“算-网-用”一体化服务体系;“X”则是针对多样化转型场景提供敏捷式技改服务,比如产线监控、设备管理等场景的定制化方案,企业可按需选择,避免“盲目转”,解决“不想转”的动力问题。

“数转大师通过提供‘小准轻快’的产品和服务,在保证企业数据安全的情况下,可大大降低企业转型成本,实现企业快速转型并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等级,有效破解企业“三不转”难题”。李明明总结道。

工业智能体可解决转型方案不贴合、落地效率低两大问题

当前中小企业存在“转型方案不贴合、落地效率低”等问题,面向未来,

浪潮云洲李明明认为,这个智能体最核心的价值,是把浪潮云洲沉淀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能力、行业经验,通过“自然语言交互”的轻量化方式,转化为中小企业“能听懂、用得上”的转型服务,打破“技术壁垒”与“需求鸿沟”。

李明明对记者介绍,在解决“方案不贴合”问题上,智能体不是“一刀切”推荐产品,而是先通过数转大师的数字化诊断工具,从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生产数据等多维度扫描企业现状,再结合关键行业知识图谱—比如化工行业的安全合规要求、钢铁行业的能效优化标准,精准定位企业短板。比如某中型化工企业用自然语言提出“想降低生产能耗”,智能体不仅能解析出其真实需求是“优化反应釜运行参数”,还能调取同行业类似规模企业的改造案例,推荐“设备健康管理+能效监测”定制方案,避免企业走弯路。

在解决“落地效率低”问题上,智能体打通了数转大师的算网应用商城与标准化API接口。企业确定方案后,智能体可直接对接商城内200+服务商的400+应用,自动生成企业所需应用服务。比如某小型机械企业提出“需要实时监控产线设备状态”,智能体1秒内就能解析指令,调用边缘计算资源与设备管理APP,3天内完成部署,比传统技改周期缩短80%,真正实现“敏捷转型”。

 

智能体与数转大师深度协同

从技术与生态角度看,这个服务智能体如何与数转大师现有的工具链(如数字化诊断、算网应用商城)深度协同?未来浪潮云洲在智能体的迭代与中小企业服务覆盖上,还有哪些规划?

李明明谈到,在协同层面,智能体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深度融入数转大师‘平台+软件+硬件+服务’的生态体系,形成“数据打通、能力复用、效率倍增”的闭环。比如在数据协同上,智能体可直接调用数转大师的实时数据接口,获取企业生产、经营的动态数据,让诊断报告更精准;在能力复用层面,它能复用数转大师的用户标签体系—比如企业的行业属性、规模等级、已购服务,避免用户重复输入信息,同时调用流程执行接口,自动触发套餐下单、应用部署等操作,无需人工跳转多个系统。

举个具体例子,当某企业通过智能体说‘想查看本月数字化改造效果’,智能体可先调用诊断工具的历史数据,对比改造前后的设备开机率、产品合格率,再通过算网应用商城的服务数据,统计已用应用的实际效益,最后生成可视化报告,整个过程无需用户切换任何工具,数据无缝衔接。

最后,李明明总结道:“在未来规划上,我们有两个核心方向:一是深化‘场景化迭代’,接下来会针对产业链供应链、重点行业细分领域,扩充知识图谱,让智能体覆盖更多中小企业需求;二是扩大‘生态协同范围’,计划联合大赛中涌现的优秀团队,为智能体接入更多第三方能力—比如设备预测性维护、智能客服、供应链协同应用,同时推动智能体与国家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联动,2025年力争覆盖100多个试点城市,服务超2万家中小企业,让更多企业享受到“智能体+数转大师”的生态红利,加速全行业数字化转型。”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