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从1966年高锟开创性地提出光导纤维在通信中应用的基本原理,到1970年罗伯特·毛瑞尔团队拉制衰减值为17dB/km的光纤,到1977年世界上第一条光纤通信系统投入商用,再到现在撑起全球数字经济的神经网络,光纤技术始终在探索与突破中前行。
作为光纤品类的一种,近几年特种光纤发展趋势可观。何为特种光纤,通俗地来说是能应用在更复杂、更特殊的场景里干活的光纤,是高端产业的“神经脉络”。其技术壁垒高、应用场景分散、产业化难度大,但长飞公司以二十余年深耕,走出了一条从技术攻关到产业落地、从国内领先到全球布局的突围之路,成为中国特种光纤领域的“领军者”。在近期举办的2025 CIOE 中国光博会期间,由长飞专家牵头提出的特种光纤光缆国际标准成功立项,这标志着中国在特种光纤国际标准制定中迈出关键一步。
破局之困:特种光纤产业化的挑战
特种光纤的产业化,从来不是简单的“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复制,而是一场需要跨越技术、市场、生态的系统性征程。与每年产量达五六亿公里的普通光纤相比,特种光纤呈现出“品类多、单量小”的鲜明特征——数百种特种光纤,年总产量仅数十万公里,每种产品往往对应特定场景需求,规模化生产难度陡增。
技术层面,特种光纤堪称“材料与工艺的艺术品”。从空间应用的耐辐照铒镱共掺光纤,到精准传控能量的医用激光光纤,再到支撑高功率激光制造的掺稀土光纤,每一类产品都对材料配方、结构设计、拉丝工艺提出极致要求。市场层面,特种光纤的应用场景高度分散,从海洋探测到太空通信,从半导体制造到微创手术,不同领域的需求差异巨大,难以形成普通光纤的“规模效应”。
生态层面,特种光纤的发展需要构建一个“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这不仅是技术突破和产业化的关键,也是确保行业在激烈国际竞争中持续领先的基石。比如特种光纤领域高度依赖专业人才,其生产与研发是一项技术密集型工作。这些专业人员凭借扎实的多学科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推动着产品性能提升和工艺迭代创新。
二十年磨一剑 长飞特种光纤的突围之道
特种光纤市场的增长趋势势不可挡。数据显示,全球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3年的约20亿美元,增长至2028年的34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国市场的扩张更为迅速,已从2019年的43亿元人民币跃升至2023年的76亿元人民币,并预计在2028年达到131亿元人民币。
然而突破特种光纤产业化的重重挑战才是中国企业真正的课题。长飞公司用二十余年时间,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化道路,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
特种光纤的价值,最终要在应用中体现。长飞深知,只有锚定具有规模化潜力的应用领域,才能让特种光纤从“实验室样品”变为“市场产品”。
在通信领域,长飞早在2003年便响应国家通信网络建设需求,成功研发色散补偿光纤,这也是长飞首款特种光纤规模化生产与应用;随着算力中心、数据中心的发展,长飞又推出小型化、低功耗、高速率的长飞小熊猫器件保偏光纤,以偏振之稳,筑牢算力之基。在激光制造领域,长飞研发的稀土掺杂特种光纤,贯穿重型机械切割、精密零件焊接等全制造流程,成为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制造领域的“光之刀”。此外,在特高压电力、海底观测、医疗医美等领域,长飞的特种光纤均实现了从技术突破到批量应用的转变,让特种光纤在关键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技术创新是特种光纤的“生命线”,也是长飞特种光纤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二十余年来,长飞始终将研发投入作为战略重点,累计承担2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截至2024年,长飞已获得近百项特种光纤相关专利授权。特种光纤的规模化生产,离不开稳定的制造平台与高效的组织体系。长飞特种光纤业务从十几个人的业务小组,到数百人的专业团队;从单一产品,到数十个大类、上千款小类的系列化产品矩阵,长飞构建了支撑特种光纤产业化的“硬平台”与“软体系”。
特种光纤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统一的标准体系来规范产品质量、促进技术交流。长飞深知标准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化工作,成为连接技术与产业、国内与国际的桥梁。在国际层面,长飞常年委派专家参与ISO、IEC等国际标准化组织活动,15名技术专家在各标准化工作组中担任重要职务,在特种光纤领域,长飞牵头的特种光纤国际标准提案于2025年正式立项,填补了空间光纤国际标准的空白。在国内层面,长飞累计牵头或参与制定修订各类标准200余项,其中牵头40项。通过标准制定,长飞不仅将自身技术成果转化为行业共识,更推动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为特种光纤产业化构建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此外,在全球化布局方面,长飞的特种光纤业务已覆盖7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产业化规模的持续扩张。
二十余年来,长飞特种光纤的发展,始终与国家战略同频、与时代需求共振。从保障国家通信安全,到支撑“西电东送”“深海探测”等国家级工程;从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到推动中国特种光纤标准走向国际,长飞公司始终脚踏实地,实现了从行业追随者到全球引领者的跨越。从追光到放光长飞特种光纤的故事,这不也是中国科技企业坚持自主创新、勇攀技术高峰的缩影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