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移动?苏州建设“AI之城”的央地逻辑

作者:舒文琼 责任编辑:包建羽 2025.09.18 08:46 来源:通信世界网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提到苏州你会想到什么?风韵雅致的园林建筑、文脉绵延的状元之乡,还是享誉全球的工业制造?除了上述早已深入人心的经典标签,如今的苏州,凭借对前沿赛道的敏锐布局,增添了一张充满未来感的新名片——“人工智能+”城市。

9月16日,2025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大会暨云智算技术生态大会成功举办。以建设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为目标,《苏州市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城市行动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在会上重磅发布。

除了城市新名片,备受瞩目的还有央地合作新模式——苏州市政府、苏州国资与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战略合作签约,携手开启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的崭新篇章。

image.png

苏州速度,彰显AI雄心

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已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深度融入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2025年7月31日,国务院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为产业发展提供了纲领性指导。仅1个多月后,苏州市政府便率先推出《行动方案》,充分体现了“苏州速度”。

据悉,苏州对于人工智能早有布局。早在2017年,苏州就建设了国家级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创新示范区,2024年落地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先导区,并获批建设制造领域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目前,苏州已汇聚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超2400家,今年1—7月人工智能产业营收同比增长19.7%,苏州的人工智能产业综合实力已经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如今,苏州市再接再厉,出台《行动方案》,展现出前瞻视野和敏锐布局。《行动方案》聚焦数据要素、创新能力、产业集群、应用场景、关键要素、产业生态、安全治理七个方面,提出22项具体举措,目标是到2026年底构建300个行业数据集,争创5个省级以上AI重点实验室,集聚240名AI领军人才,培育350个垂类大模型、200个典型应用场景,推动智算规模达17000PFLOPS。《行动方案》的出台,为苏州系统布局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战略指引。

随着《行动方案》的出台,央地合作模式的深度和广度也得到进一步拓展——在会上,苏州市政府与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与苏州数智科技集团、江苏金服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移动云益企共创行动首批企业入驻。一系列合作的推进,表明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将在苏州建设“人工智能+”城市进程中肩负更大使命、承担更重责任、发挥更大作用;苏州市“人工智能+”城市的建设,也将打造央地携手同行的样板、合作共赢的典范。

央地合作,双向奔赴

那么,此次央地合作,为何苏州市政府选择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

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坐落于太湖之畔的苏州高新区,是苏州本土成长起来的国内头部云服务商,具有得天独厚的属地优势;同时,也是中国移动集团旗下云智算平台“移动云”建设、研发与运营的关键力量,承接了中国移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方面的优势资源。

中国移动副总经理陈怀达表示,中国移动正大力推动“AI+”行动计划,勇当“AI+”时代的“供给者、汇聚者、运营者”,充分发挥运营商资源禀赋、央企品牌、安全可控、属地服务等优势,推动移动云“由云向智”演进升级,引领云智算时代加速到来,在多个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第一,筑牢根基,夯实智算底座供给。依托遍布全国的“4+N+31+X”算网资源,打造双万卡智算中心,智算总规模达61.3EFLOPS;通过“算电协同”打造高性价比智算服务,全新升级算网大脑和“九州”一体化算力智联网,提供集中化、大规模、综合性价比更高的算力。第二,引领创新,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全面升级云智算技术架构,突破训推引擎、COCA异构协同等多个原创技术,攻坚存算一体、量子计算等前瞻技术,运营商首家通过数据库安可测评。发布“五岳量智”量子人工智能平台,打造一站式模型服务平台,汇聚百款模型、千款智能体,形成覆盖全场景的智能体应用。第三,繁荣生态,赋能“益企共创”行动。对外开放5000多个API能力,与国资委焕新社区开展“平台共建、赛事共办”,面向中小企业、高校院所、科技爱好者等开放AI能力,累计Tokens调用量超百亿,支撑数百家AI企业入驻移动云,打通上下游产业合作通道。

陈怀达进一步表示,在江苏省委、省政府指导下,在苏州产业政策、创新生态和人才补贴等各方面支持下,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已成长为中国移动承担云、AI创新引领的主要单位,是国内少数掌握全栈云智算核心能力的企业之一,也是国家“科改”和首批“专精特新”双示范企业。

此次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成为苏州市政府的选择,可谓顺势而为、双向奔赴,既是本土优质资源与地方发展需求的精准契合,也是央企技术实力与地方战略布局的深度协同。

五大能力,共筑新城

基于苏州市的资源禀赋和中国移动的能力储备,双方就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城市制定了具体计划。

一是在人工智能产业平台、AI+产业创新中心、前沿科技创新高地等领域深化合作,全力支持苏州建设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产业和算力平台,打造行业赋智解决方案,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二是合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AI+算力网络产业创新中心,建成国内一流的行业中试基地,助力苏州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城市。三是紧密联合苏州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快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的研发与落地,共同构建科技创新高地。

中国移动集团首席专家、云能力中心副总经理刘军卫表示,中心将提供算网互联调动能力、普惠算力供给能力、高效AI开发能力、AI应用构建能力、全栈信创能力等五大能力,以全力支撑苏州市“人工智能+”城市建设。为了给用户打造值得信赖的“智能搭子”,大会期间还发布了移动云超级智能助手,通过以云电脑为核心载体、全域知识融合为基座,以“云端大模型+垂类模型+端侧小模型”为大脑,为用户构建统一的AI服务入口。

众所周知,很多企业对风险和成本存在顾虑,为了降低企业的试错成本和上云用云成本,中国移动进一步深化了“益企共创”行动。在会上,移动云“益企共创”行动首批企业入驻,通过“益企共创”行动,引入AI类企业融云融算、共同拓展市场,以免费体验和超低折扣降低上云成本,可大幅提升伙伴分成比例至最高85%,通过专属技术服务团队与定制化推广方案全链路协同护航,切实为创新创业“减负赋能”。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在央地模式的推动下,苏州这个历史悠久的人文荟萃之地,必将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绽放更耀眼的时代光芒。这场央地合作的典范,也将为全国“人工智能+”城市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苏州经验与中国移动方案。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