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9月25日,智创“新”北京暨2025(第二十二届)北京互联网大会在京举办。在算力互联网产业创新论坛上,长江计算鲲鹏产品总监许银录围绕《深耕数据存储优化,夯实自主算力底座》进行主题分享。
立足自主创新:长江计算构建全链条算力生态
作为中国信科集团旗下专注国产化算力的核心企业,长江计算依托集团研发、制造与服务优势,致力于打造算力基础设施“国家队”,目标成为数字经济建设主力军与新计算产业领跑者。自2020年成立以来,长江计算始终聚焦产业链协同,已与30+产业组织、400+生态伙伴建立合作,在技术研发与产业落地中积累了丰富案例。
在研发层面,长江计算在武汉、北京等地布局专业研发团队,具备服务器产品的全栈研发能力及整体解决方案输出能力,成立五年间已在专利申请、核心部件研发、国家重点项目参与中取得显著成果。在生产制造端,长江计算以电信级品控为标准,获评工业和信息化部认证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在产品布局上,长江计算覆盖通用计算、智算、存储、整机柜等全品类算力产品,聚焦大数据、分布式存储、数据库及原生应用场景,已服务于运营商、金融、数字政府、电力、互联网等国计民生领域,为关键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支撑。
破解存储痛点:技术革新打造高性能自主存储方案
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数据存储能力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目前,全球数据总量呈“井喷式”增长,数据上升为国家战略资源。然而,数据存储领域正面临多重挑战,每年80%的新增数据为非结构化数据,对高性能、大容量存储需求激增;云边端数据向集约化数据中心汇聚,催生高密度存储需求;同时,数据爆炸式增长与CPU性能提升放缓的矛盾凸显,叠加数据安全、绿色低碳等要求,行业亟需技术突破。
对此,围绕数据存储的六大技术方向——“先进介质应用、以数据为中心的体系架构、数据存储原生安全、智能数据编织、数据即应用、绿色低碳存储”,长江计算直击“成本高、空间利用率不足、性能瓶颈、功耗高、数据孤岛、安全隐忧”六大痛点,推出了新一代超高密度存储服务器。
在存储优化层面,长江计算从多维度发力,让数据为了好用而存;在安全可控方面,基于国产鲲鹏平台实现硬件驱动软件可信,优化CPU故障在线处理能力;在绿色节能方面,通过动态电源管理技术降低15%能耗;在可靠性提升上,采用三重防震设计与独立弹片减少硬盘共振,降低故障概率,并优化散热系统保障设备稳定。
此外,在故障预测上,长江计算还引入硬盘故障AI预测技术,可提前7-30天预警故障盘,全系统故障诊断覆盖使24小时故障定位率从不足50%提升至90%以上,大幅增强数据安全性。
最后,许银录表示,长江计算将持续追求极致细节,聚焦点滴改进,通过技术革新推动存储产品质量升级,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与数字生活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