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移互联网:以AI赋能织密全流程反诈网,守护群众“钱袋子”

责任编辑:王鹤迦 2025.11.26 15:17 来源:通信世界网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年底将至,又到电信网络诈骗高发期,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财产安全。记者近日从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移互联”)了解到,该公司依托“号、卡、云、消息、通话”五大核心能力,融合AI技术创新,构建“全流程反诈防线”,形成覆盖多场景、适配多群体的技术防护体系,以系统化手段应对持续升级的诈骗风险,为用户的数字安全保驾护航。

据介绍,中移互联充分发挥运营商特色优势,在诈骗活动实施的全链条中研发一系列反诈新技术,面向“入网管控、风险识别、预警劝阻、复通处置”四大环节开展综合治理。在入网管控环节,为解决电话卡“实名不实人”问题,创新互联网方式管理号卡新手段,当SIM卡实时识别插拔卡、更换终端等高危风险行为后,立即触发从实名到实人的实时验证。同时,依托《电子签名法》签署本人用卡承诺书,可追溯、抗抵赖,确保开卡人和用卡人的一致性,从管理号升级到管理号卡人机。在广州应用“号卡人机”一致性校验技术后,新入网涉案率比应用前下降18%,关停投诉率分别下降77%。

在风险识别环节,依托AI技术,高效识别诈骗话术精准捕捉异常,其5G消息多模态AI治理大模型日均调用1.6亿次,涉诈内容召回率超90%;中间号依托AI大小模型+智能化处置安全策略系统,日保护通话1.6亿通;行业短信实名登记率和签名一致率满足工信部考核要求,治理成效运营商领先。

在预警劝阻环节,用必达通知、通话挂断、临时停机等“硬拦截”+亲情联防联控的“人防”手段阻断诈骗。在昆明,曾在2分钟内紧急切断涉诈通信链路,成功守住市民28.5万元财产;在延安,通过AI预警系统8分钟阻断冒充“公检法”诈骗,护住老人养老钱。

在复通处置环节,针对境外复通手段缺乏问题,融合“SIM卡复通入口+电子签名技术”,通过SIM卡技术解决境外数据网络条件下无法一键取号、但使用验证码存在转发漏洞等难题,构建统一便捷的SIM卡自助复通入口,一键实现线上化认证,保障实名实人用卡、用账号,实现可追溯、抗抵赖,助力用户“一次都不用跑”。

上述方案还可向公安、金融、互联网等行业赋能,形成“技防+联防”的综合治理方案,为全行业反诈筑牢技术屏障,统筹业务发展与安全。这种模式打破了单一主体的治理局限:运营商发挥技术与数据优势,在诈骗源头强化电信环节管控,公安、金融机构等则承接后续风险处置,实现从“被动拦截”到“主动防控”的转变。从源头的号卡核验到末端的弹性处置,全流程手段既保证了反诈精准性,也兼顾了用户正常服务需求,为筑牢全民反诈“防火墙”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赋能样本。

作为反诈生态建设的重要力量,中移互联正以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为己任,积极发挥央企责任担当、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其反诈新技术已荣获行业权威奖项,还牵头编写《基础电信企业面向SIM卡反诈技术要求》等行业标准、拥有84项相关专利;同时深度联动广东互联网协会等多方,积极推动成立反诈专业委员会、拉通全行业反诈能力,也协助地方公安提升预警劝阻效率、共建反诈实验室。借助中移互联的反诈综合服务方案,各地移动公司通过警企联动累计打掉多个GOIP、VOIP诈骗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数百名。

随着诈骗手段不断翻新,反诈工作任重道远。中移互联将以“通信让AI无处不在、AI让通信无所不能”为战略愿景,将科技成果转化与生态合作持续提升全链条反诈治理效果,积极承担央企在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责任担当,让每个用户都能在数字世界中安心前行。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