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运营商2025年半年报解读:新常态、新业务、新战略

作者: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姜玉泉 责任编辑:包建羽 2025.09.01 09:46 来源:通信世界杂志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2025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面向未来“十五五”时期的奠基之年。随着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上半年成绩单陆续出炉,我国信息通信业“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收官以及“十五五”期间高质量发展、行业现代化开局的脉络也逐渐清晰。

以稳为基,新常态趋势明显

上半年,在国民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大形势下,我国信息通信业运行保持基本平稳,电信业务总量持续增长,按照上年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9.3%,但低于2024年同期11.1%的水平,增速持续走低;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9055亿元,同比增长1%,低于2024年同期的3%,更低于上半年GDP同比5.3%的增速,凸显出行业发展已经进入一个相对低速的新常态,行业高质量发展“承压”态势明显。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业绩表现总体稳健,营收和利润整体实现双增长。其中,中国移动实现营收5437.69亿元,同比下降0.5%,创下2022年上半年以来首次营收负增长纪录;主营业务收入4670亿元,同比增长0.7%;归母净利润842.35亿元,同比增长5.03%。中国电信实现营业收入2694亿元,同比增长1.3%;归母净利润230亿元,同比增长5.5%。中国联通实现营业收入2002.02亿元,同比增长1.5%;归母净利润63.49亿元,同比增长5.1%。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严峻、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显现、人口红利逐渐消退、流量收入遭遇瓶颈、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等因素叠加,导致作为运营商营收支柱的传统通信业务增速放缓,稳定基本盘已然成为运营商艰巨的任务。2025年上半年三大运营商营收情况见表1。

表1 2025年上半年三大运营商营收情况

image.png

以数为主,新业务扛起大旗

上半年,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坚持创新引领的基础业务和产数业务双轮驱动融合发展战略,在基础业务总体稳健增长的同时,产数业务实现快速发展,收入结构持续优化,努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摆脱传统通信业务疲软的影响。中国电信深耕经济、社会、政务等领域的数字化,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产数业务实现良好增长。上半年产业数字化收入达到749亿元,同比增长1.5%,占主营业务30.1%,但同比下滑超过5个百分点,增长动能减弱;“AIDC”收入同比增长7.4%,天翼云收入达到573亿元,同比增长3.8%,低于2023年上半年的63.4%和2024年上半年的20.4%,天翼云业务显现出增长乏力的迹象。中国移动坚持细分市场,把存量经营、价值经营作为长期性、战略性工作,大力加强产品供给、产品创新,持续深化“CHBN”全向发力、融合发展,稳步推进转型升级、动能转换。上半年中国移动数字化转型收入达1569亿元,同比增长6.6%,占主营业务33.6%,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移动云收入达561亿元,同比增长11.3%。中国联通持续推进“三个向新”,带来一系列“新价值”,算网数智业务实现量质齐升。上半年算网数智业务收入454亿元,同比增长4.3%,占主营业务25.6%;联通云收入达到376亿元。作为运营商“第二增长曲线”的产数业务,必须要在行业和企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主力军、扛大旗的关键作用。随着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领域相关政策的逐渐落地,“人工智能+”将呈现规模发展的良好势头,必将为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基础业务和产数业务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以智为始,新战略引领未来

2025年是我国“人工智能规模应用元年”,是人工智能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关键之年,是人工智能应用规模落地产生实效的重要节点。在5G基础设施投资逐步降温、传统通信业务增长面临“天花板”、战略新兴业务增长动能减弱的行业背景下,人工智能领域已然成为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的必争之地,发展人工智能成为三大运营商的战略核心。上半年,中国电信智能收入达到63亿元,同比增长89.4%,打造超80个行业大模型、30个行业智能体,共拥有2万户行业用户;中国移动实现“AI+DICT”签约项目1485个,AI化产品用户近2亿户,AI智能助理灵犀智能体月活用户突破6000万户;中国联通打造多模共生的元景大模型,开放“元景万悟”智能体开发平台,在工业制造、经济运行、城市治理、医疗健康等重点领域构建30多个可信数据空间,打造上百个AI智能体。当前,人工智能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是推动科技跨越式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战略资源,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引擎。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特征愈发明显,赋能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通过战略升级,表明了对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视和向人工智能生态转变的决心,反映了电信运营商在人工智能新时代战略转型的趋势。毫无疑问,运营商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智能化转型的关键力量。

中国电信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趋势,全面拥抱人工智能,推动企业战略由“云改数转”向“云改数转智惠”升级,构建“1+1+1+M+N”发展布局。一是深入打造第一科技“息壤”,构建“算力+平台+数据+模型+应用”一体化智能云服务体系,加快天翼云作为“国家云”向智能云发展的步伐,为经济社会提供智能云服务,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二是提升体系化AI服务能力,更好赋能千行百业数智化转型;三是打造全方位人工智能动态防护体系,提升AI安全治理能力,强化安全保障;四是更大力度推进开放合作,构建共创、共治、共享的产业生态,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发展迈上更高水平,让智能红利更好惠及千行百业和千家万户。

中国移动全面升级“AI+”行动计划,持续深化AI“供给者、汇聚者、运营者”定位,加快构建一流人工智能全栈能力,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是着力锻造一流科技创新成果,突破核心能力,创新技术架构,探索前沿领域;二是着力锻造一流产业焕新服务,赋能千行百业,惠及千家万户,服务千城万村;三是着力锻造一流研发创新载体,成立“中移九天人工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暨九天人工智能研究院”,组建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设立人工智能安全治理研究中心;四是着力锻造一流开放合作生态,构筑智能共创平台,打造AI焕新社区,强化产业投资布局。

中国联通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人工智能+”专项行动,充分利用网、算、云、数、智、端、业的融合优势,发布元景2.0多模态大模型、元景文生图大模型、元景语音大模型等三大基础模型,推进AI与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规模化发展。一是在政务领域,覆盖市民服务、政务热线、基层服务、支撑决策、数据管理五大政务场景;二是在车联网领域,实现连接、运营、交通产品体系的升级;三是在网络安全领域,形成了国内领先的端到端模型服务安全工具链;四是在个人和家庭领域,推出了“AI+4+X”的创新产品策略,完成产品体验从好用向智能高效升级。

2025年不仅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更是我国迈向“十五五”新发展阶段的重要起点。向新前行、向AI要动能,三大运营商用实际行动践行国家“人工智能+”行动计划,不断推进不同技术领域、全生产要素、各行业门类、多应用场景的融合创新,共创AI基建、AI科技、AI产业的融合新生态;以AI为战略核心,不断加大AI等战略新兴产业投入力度,打造行业和企业增长新动能,为企业“第二增长曲线”构建和行业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十四五”即将过去,“十五五”就在眼前,在这个历史时刻和关键节点,信息通信全行业要积极行动起来,“产学研数智用”全链条联动,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共闯AI技术“无人区”、共育产业创新“试验田”、共建碳硅共生新秩序,谱写人工智能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以信息通信业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篇刊载于《通信世界》2025年8月25日*

第16期 总974期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