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MS >> 技术 >> 正文
固网软交换向IMS演进方案及策略
----Evolution from Fixed Softswitch to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2007年8月7日 08:45    通信世界网    评论()    阅读:
作 者:屠嘉顺 杨维 高毅

2007年中国通信业百个成功解决方案评选_通信世界网

    软交换(SS)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IP电话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在通信网由窄带向宽带过渡,由电路交换向分组交换演进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的。它继承了电信网集中控制的架构和可靠的信令技术,采用分层的机构实现了呼叫控制和媒体处理相的分离原则。软交换概念出现后,中国通信标准化组织(CCSA)及时地引入该术语,积极开展了软交换相关设备和协议的标准化工作。在设备厂商的推动和运营商的积极推广下,经过几年的发展,软交换在国内电信、移动、网通等运营商的网络上实现了大规模的商用。运营商采用软交换技术实现了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向下一代网络(NGN)的演进,通过引入彩铃、“一号通”等新业务实现了业务收入的持续增长,并降低了总体运营成本。

    IP多媒体子系统(IMS)最早是由第3代移动通信合作计划(3GPP)R5版本在核心网引入的,3GPP R6版本对IMS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扩充。IMS的重要特点是对控制层功能做了进一步分解,实现了会话控制实体(CSCF)和承载控制实体(MGCF)在功能上的完全分离,使网络架构更为开放、灵活;IMS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全部采用会话启动协议(SIP)作为呼叫控制协议。IMS作为一个由移动标准组织3GPP提出的面向多媒体应用的子系统,一开始就在移动性支持和多媒体应用上有较完善的考虑。在当前实现网络融合的形式驱动下,欧洲电信标准组织(ETSI)下属的NGN研究组织TISPAN在其推出的NGN R1版本中接受IMS作为NGN固定应用的核心技术,并准备重用3GPP R6版本中的IMS相关规范。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部门(ITU-T)下一代网络热点组(FGNGN)也同样采纳了基于IMS的NGN体系架构并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已经推出了IMS Based PES/PSS等标准,目前正在研究IMS Based IPTV架构。

    IMS架构不但被国际主流的ITU-T、3GPP、ETSI等标准组织所采纳,成为NGN的核心网技术,也得到了国际上各主流设备商和运营商的支持,各设备商纷纷声称将依照IMS体系架构开发NGN系统,运营商也在积极开展IMS的测试和试验[1-3]。

    1 IMS和软交换比较

    同样作为NGN核心控制功能实体的软交换(SS)和IMS,都可以提供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的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是下一代网络呼叫与控制的核心。在系统架构上,基于SS和基于IMS的NGN完全类似,都可以分为业务层、控制层、接入层和承载层4层。IMS与软交换系统架构的比较如图1所示。

    从业务层看,SS和IMS都把呼叫控制和业务应用相分离,以开放的面向第三方的业务接口作为自身重要的特性。SS提供业务的主要方式是应用编程接口(API)与应用服务器配合以提供新的增值业务;基本呼叫和PSTN类的补充业务逻辑集成在SS自身实现;为更好地兼容传统智能网业务,SS能够通过智能网应用协议(INAP)与智能网(IN)中已有的业务控制点(SCP)配合以提供传统的智能业务;为支持固网智能化业务,SS还可以将移动应用协议(MAP)接口到智能用户位置归属寄存器(SHLR),实现用户业务数据的集中管理。在IMS业务实现体系架构中,定义了用作业务控制参考点的IMS业务控制(ISC)接口,用以实现和基于SIP的应用服务器的互通。采用了ISC接口,能够实现业务应用的独立性和可整合性,可以容易地实现各个业务应用服务器之间的互联互通,进而保证整个网络及业务终端在完成业务时的互联互通性。IMS本身不再集成任何业务逻辑,对于PSTN业务,由独立的公共电话交换网络业务仿真子系统/公共电话交换网络业务模拟子系统(PES/PSS)应用服务器(APP)采用ISC接口完成相关的业务逻辑。IMS本身也不再管理任何用户数据,采用Diameter接口全部连接到归属用户服务器(HSS),在TISPAN中称用户属性服务器功能(UPSF),实现用户属性和业务数据的统一管理。

[1]  [2]  [3]  [4]  编 辑:张翀
关键字搜索:软交换  IP多媒体子系统  演进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